导师风采
胡友财
浏览量:10654   转发量:57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药物研究所
  • 所属专业: 药物化学
  • 邮箱 : huyoucai@imm.ac.cn
  • 工作电话 : 010-50927869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胡友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合成生物学重点研发项目专家组成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会理事及菌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药学会第十六届理事会理事及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Green Synthesis & Catalysis》、《Chinese Herbal Medicines》和《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专业期刊青年编委。迄今在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Natural Product Report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受到国际生物和医学论文评价系统“Faculty of 1000”的推荐和好评。参与编写专著7部。独立翻译专著《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化学原理与酶学机制》,参与编写研究生规划教材《高等天然药物化学》,参与翻译专著《化学生物学》。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16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三届院校科技奖-青年创新奖, 2021年获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教育背景:

1996.92000.7  沈阳药科大学,化学制药,  学士

2000.92003.7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  硕士

2005.92008.7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化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4–至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2013–2014,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

20102013,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后

20082010,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专利审查员

2003–20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天然产物形成机制与新药发现,天然药物合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 柏    健: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天然药物化学背景;从事天然产物的基因组挖掘与生物合成研究

  •  http://www.imm.ac.cn/cn/teacherinfo.asp?rstid=2304

    闫道江: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背景,擅长基因敲除、蛋白表达、异源生物合成等

    张   乐: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生药学背景,擅长蛋白表达、异源生物合成等

    魏   茜: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西南大学博士后;兼具天然药物化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背景

    孙文涛: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

    刘冰语:助理研究员;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天然药物化学背景 

    张    晨:助理研究员;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背景

    李红亮: 博士后;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天然药物化学背景

    刘家旺: 博士后;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背景

    焦顺刚: 博士后;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背景

    在读研究生

    郑晓明(2019级直博生)

    王坤雅 (2020级博士生)
    谢丽媛、张卓 (2020级直博生)

    商昌辉、姜逢霖(2021级博士生)
    田    玲 (2021级 硕士)
    戚思远 (2023硕转博)

    陈子昂(2022级 博士生)
    范敏、洪潇(2022级 硕士)
    郝轶男
    (2022级 硕士,导师:柏健)

  • 马杉池 (2023级直博生)

    谭怡清(2023级临床药学直博生)

    马艺淼,董泽城 (2023级硕士)
    刘聪(2023级 硕士,导师:柏健)

  • 范纪元 (联合培养硕士,沈药)


  • 以往成员

    课题组已毕业博士生5名;博士后出站5人。

    张涛:博士后,现中国医学科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张丽花:博士后,现天津中医药大学
    陈其宾:博士后,现江西师范大学

    高洁:博士后,现江西师范大学

    张亚龙:博士后,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全才!(现美国UCLA博后)
    刘    浩:  硕士,科研助理 (现美国就读博士)
    张禧林:硕士,科研助理(现公司就业)

    魏茜(2015级博士研究生,现就职医科院药物所)

    万俊(2016级博士研究生,公司就职,北京)

    • 刘安安 (2017级直博生,公司就业,北京)
    • 刘家旺(2018级博士研究生,继续博后)

    钟贝贝 (2018级博士研究生,教师,北京)















项目情况
    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课题负责人

  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任务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主持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团队青年项目,主持

  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主持

  7. 以及多个国家级人才项目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药物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研究领域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天然药物化学与新药创制研究

1. 基因驱动的活性天然产物发现及其形成机制:以抗性基因和结构基因为导向,挖掘特定靶标的天然活性分子和特殊骨架的新颖结构。阐明药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的催化机制及调控机制,挖掘功能独特的生物合成酶,阐释天然产物的内源性功能及作用机制。

2. 天然药物合成生物学: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获取高价值的天然活性成分,并进行异源合成和结构优化,以摆脱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3. 基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研究。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17:Jiawang Liu#, Jiayan Lu#, Chen Zhang#, Qingyang Zhou#, Cooper S. JamiesonChanghui ShangK. N. Houk*, Jiahai Zhou*, Youcai Hu*, Tandem intermolecular [4 + 2] cycloadditions are catalysed by glycosylated enzymes for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sis, Nat. Chem. 2023, 15, 1083–1090 (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3-01260-8)

16. Beifen Zhong#, Jun Wan#, Changhui Shang#, Jiajia Wen, Yujia Wang, Jian Bai, Shan Cen*, Youcai Hu*, Biosynthesis of rumbrins and inspiration for discovery of HIV inhibitor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2, 12(11): 4193-4203.

15. Daojiang Yan#, Kunya Wang,# Songlin Bai,# Bingyu Liu,# Jian Bai, Xiangbing Qi, and Youcai Hu*, Flavin-dependent Monooxygenase-Mediated 1,2-Oxazine Construction via Meisenheimer Rearrangement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aeciloxaz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2, 144, 4269−4276.

14. Lihua Zhang, Yanan Wang, Le Zhang, Bingyu Liu, Chen Zhang, Daojiang Yan, Jian Bai * and Youcai Hu*, Phomoidrides E–G, three dimeric anhydrides from the fungus Pleosporales sp. give new insight to the biosynthesis of phomoidrides, Org. Chem. Front., 2021, 8, 5926-5933.

13. Jiawang Liu#, Anan Liu#, Youcai Hu*. Enzymatic dimerization in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microbial natural products,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2021, 38, 1469-1505 (doi.org/10.1039/D0NP00063A

12. Yalong Zhang, Jian Bai, Le Zhang, Chen Zhang, Bingyu Liu, and Youcai Hu*. Self-Resistancein the Biosynthesis of Fungal Macrolides Involving Cycles of ExtracellularOxidative Activation and Intracellular Reductive Inactivation.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1, 60, 6639–6645.

11. Qian Wei#, Jian Bai#, Daojiang Yan, Xiuqi Bao, Wenting Li, BingyuLiu, Dan Zhang, Xiangbing Qi, Dequan Yu, Youcai Hu*. Genome mining combined metabolicshunting and OSMAC strategy of an endophytic fungus leads to the production of diverse natural product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21, 11(2): 572-587.

10. Yalong Zhang, Jian Bai, Daojiang Yan, Bingyu Liu, LeZhang, Chen Zhang, Minghua Chen, Yanhua Mou, and Youcai Hu*, Highly oxygenated caryophyllene-type sesquiterpenesfrom a plant-associated fungus, Pestalotiopsis hainanensis, and their biosyntheticgene cluster,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20, 83, 11, 3262–3269.

9. Qibin Chen#, Jie Gao#, Cooper Jamieson, Jiawang Liu, Masao Ohashi, Jian Bai, Daojiang Yan, Bingyu Liu, Yongsheng Che, Yanan Wang, K. N. Houk*, and Youcai Hu*. Enzymatic Intermolecular 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ropolonic Sesquiterpen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141(36), 14052-14056.

8. Daojiang Yan#, Qibin Chen#, Jie Gao#, Jian Bai, Bingyu Liu, Yalong Zhang, Le Zhang, Chen Zhang, Yi Zou, and Youcai Hu*.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Generation in the Biosynthesis of Fumiquinazoline-Related Peptidyl Alkaloids. Organic Letters, 2019, 21 (5), 1475-1479.

7.  Shu-Shan Gao#, Tao Zhang#, Marc Garcia-Borras, Yiu-Sun Hung, John M. Billingsley, K. N. Houk*, Youcai Hu* and Yi Tang*. Biosynthesis of Heptacyclic Duclauxins Requires Extensive Redox Modifications of the Phenalenone Aromatic Polyketid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8, 140, 6991-6997.

6. Jian Bai, Rong Mu, Man Dou, Daojiang Yan, Bingyu Liu, Qian Wei, Jun Wan, Yi Tang, Youcai Hu*.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in histone deacetylase deletion strain of Calcarisporium arbuscula leads to diverse diterpenoid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18, 8(4):687-697.

5. Tao Zhang#, Jun Wan#, Zhajun Zhan, Jian Bai, Bingyu Liu, Youcai Hu*. Activation of an Unconventional Meroterpenoid Gene Cluster in Neosartorya glabra Leads to the Production of New Berkeleyacetals.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018, 8(3):478-487.

4. Jian Bai#, Daojiang Yan#, Tao Zhang, Yongzhi Guo, Yunbao Liu, Yi Zou, Mancheng Tang, Bingyu Liu, Qiong Wu, Shishan Yu*, Yi Tang*, and Youcai Hu*. A Cascade of Redox Reactions Generates Complexity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Protein Phosphatase-2 Inhibitor Rubratoxin A.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7, 56,4782-4786.

3. Xu-Ming Mao, Wei Xu, Dehai Li, Wen-Bing Yin, Yit-Heng Chooi, Yong-Quan Li, Yi Tang*, and Youcai Hu*. Epigenetic Genome Mining of an Endophytic Fungus Leads to the Pleiotropic Bio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5, 54, 7592 –7596.

2. Youcai Hu, David Dietrich, Wei Xu, Ashay Patel, Justin A J Thuss, Jingjing Wang, Wen-Bing Yin, Kangjian Qiao, K N Houk, John C Vederas*, Yi Tang*. A Carbonate-forming Baeyer-Villiger monooxygenase.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14, 10, 552-554.

1. Youcai Hu#, Malia B. Potts#, Dominic Colosimo, Mireya L. Hererra-Hererra, Aaron G. Legako, Muhammed Yousufuddin, Michael A. White and John B. MacMillan*. Discoipyrroles A-D: Isolatio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nd Synthesis of Potent Migration inhibitors from Bacillus hunanen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3, 135, 13387-13392.

*Corresponding author; # equal contribution


代表性专著

1.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化学原理与酶学机制》,胡友财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
2. 《化学生物学》,译者,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
3. 《高等天然药物化学》,编者,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
4. 《中草药现代研究》第五卷,编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年.
5. 《酚酸化学》,编者,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6. 《三萜化学》,编者,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7. Recent Progress in Medicinal Plants, (Natural phloroglucinols-molecular diversity and bioactivity), Studium Press LLC, USA, 2008.
8. 《天然产物化学进展》,编者,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9. 《皂苷》,编者,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欢迎加入!

我们欢迎有志于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学生、博士后、以及科研助理加入我们的团队,体验后基因组时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带来的契机!

在这里,我们会提供自成体系的专业培训,我们会有不同专业的老师给你指导;
我们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而你需要对未来有足够的好奇心,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

* 博士后和科研助理招聘(长期):https://www.imm.ac.cn/tz/rczp/fd5012eb4669449692f046f215f8a3ce.htm


News

2023/12:祝贺课题组博士后李红亮入选“协和青年学者”计划!

2023/12:祝贺课题组博士后刘家旺获得“惠永正糖科学奖·优秀学业奖

2023/12:祝贺课题组助理研究员张晨,博士后刘家旺和李红亮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2023/10:祝贺课题组博士后刘家旺入选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

2023/08:祝贺课题组两位博士后刘家旺和李红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2023/06:   祝贺课题组刘家旺、张晨等与深圳先进院周佳海研究员课题组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K N. HouK教授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hemistry 《自然•化学》在线发表题为“Tandem intermolecular [4+2] cycloadditions are catalyzed by glycosylated enzymes for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sis”(糖基化酶催化串联分子间[4+2]环加成反应用于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蛋白糖基化调控酶催化活性的新机制并发现了首例串联4+2环化酶。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3-01260-8

相关报道
https://www.imm.ac.cn/xw/kydt/1ae471d373ae4a51be2cc0de9871f431.htm(药物所官网)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9677.htm (基金委官网)
News & Views: Back-to-back cycloadditions in nature, Nature Chemistry, 2023, 15, pages1056–1057.


2023/3:祝贺课题组博士后刘家旺博士入选“协和青年学者”计划。

2022/9:恭喜课题组魏茜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2022/6:课题组三位博士生刘家旺、钟贝芬、刘安安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2022/2:课题组钟贝芬、万俊、商昌辉等合作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在线发表了题为“Biosynthesis of rumbrins and inspiration for discovery of HIV inhibitors”的研究论文。


2022/2: 课题组闫道江、王坤雅、刘冰语等合作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题为“Flavin-dependent Monooxygenase Mediated 1,2-oxazine Construction via Meisenheimer Rearrangement in the Biosynthesis of Paeciloxazine”的研究论文。

2022/1: 实验室完成搬迁工作,迁入新址:大兴产学研基地

2021/8:恭喜课题组刘冰语助理研究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

2021/8:课题组博士生刘家旺和刘安安的综述论文已在Natural Product Reports 正式发表。


2020/12:课题组博士生刘家旺和刘安安的综述论文已被Natural Product Reports 接收。

2020/12:课题组博士后张亚龙的研究工作已被《德国应用化学》杂志接收发表:“Self‐Resistanc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Fungal Macrolides Involving Cycles of Extracellular Oxidative Activation and Intracellular Reductive Inactivation”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5442

2020/9:恭喜课题组柏健副研究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2019/7:课题组发现并表征的首例分子间杂狄尔斯-阿尔德环化酶: www.imm.ac.cn/cn/newsinfo.asp?rstid=2186

* 博士后和科研助理招聘(长期):https://www.imm.ac.cn/tz/rczp/fd5012eb4669449692f046f215f8a3ce.htm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