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徐成丽,女,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曾参加中国第22和24次南极考察,开展第4次国际极地年国际合作研究,2001年至今(2023),已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开展了33支考察队的生理心理综合研究。本课题组采用珍稀的南极考察科研资源,从基因、细胞、器官、整体以及心理精神活动等不同水平研究机体对低氧、严寒、极昼、极夜、隔绝等南极恶劣环境因子的应激、代偿和损伤,探讨不同环境因子对机体影响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机制,近年开展南极越冬与空间站医学的类比研究。牵头制定推荐性国家海洋行业标准《极地考察队员岗前体格检查要求》。2007-2022年,以任务带科研工作模式,课题组师生每年在西藏高原开展低氧易感冰盖考察预选队员生理心理筛查。以上系列工作为考察队员选拔、适应、防护、站务管理和有关政策制定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服务于我国南极考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2010年基础所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共建了“极地医学联合实验室”,任常务副主任。2017年聘为“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
2006年至今(2023)任南极研究科学委员(SCAR)生命科学人类生物和医学专家小组中国代表,2018年至今任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至今任中国极地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2017年至今为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失重生理与防护专家组专家,2021年至今任《极地研究》杂志编委。
2017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海洋局颁发的“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是南极考察30年以来表彰的59人之一,2016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三届科技奖中的杰出贡献奖。
刘诗颖-助理研究员(2018年8月入职)
·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专业(八年制),博士
课题组目前在读直博生4人,硕士研究生1人。
1名硕士生2023年6月毕业,1名直博生2023年9月入学。
柴佳敏、王迦。
2019年10月徐成丽课题组部分人员赴上海开展第36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和泰山站冰盖考察队出发前生理心理检测现场工作合影(前排左起秦鹏蕊、吴小培、刘诗颖、徐成丽、王迦南)。
2022年9月课题组人员与昆仑站冰盖考察预选队员进入海拔4800m冰川
近五年科研项目:
(项目来源,类型,编号,题目,时间,任务角色)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271912,“南极冰盖高原考察队员菌群-肠-脑轴代谢物对睡眠和情绪的调控”,2023年1月-2026年12月,项目负责人;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奖补项目,项目编号2022-I2M-JB-003,“疾病相关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调控机制与干预研究”,2022年5月-2023年4月,骨干;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1-I2M-1-022,“中草药小RNA药效机制及递送技术研究”,2021-12至2026-12,骨干;
4.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领域项目,项目编号不提供,“空间环境对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影响及其导引”,2018至2023,任务负责人;
5. 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队后勤科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不提供,“极地、深海、临近空间和太空等极端环境机体生理适应机制及医学防护关键技术研究”,2018-01至2022-12,任务负责人;
6.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7-I2M-1-009,“炎性肺损伤和修复的系统生物医学研究”,2017-01至2020-12,任务二负责人;
7. 国家南极考察训练基地,“第37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预选队员西藏高原低氧适应性医学监测和筛查”,2020-06至2020-12,主持;
8.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2019年度协同创新平台项目,项目编号JDXT2019-03,“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员生理心理适应初探”,2019-01至2019-12,主持;
9.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2017年度项目,项目编号2017-09,“南极考察队员生理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编制”,2017-01至2019-06,主持;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18PT21029,“南极与航天的类比研究-应用睡眠-活动-光监测器研究南极特殊光周期对中山站越冬队员睡眠心理的影响”,2018-01至2018-12,主持;
11. 国家南极考察训练基地,“第35次南极考察昆仑站和泰山站预选队员西藏高原低氧适应性医学监测和筛查”,2018-06至2018-12,主持;
12.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极地医学联合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共建)经费,2010-05至2018-04,主持;
13.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标准制定计划项目,“推荐性海洋行业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极地考察队员岗前体格检查要求”,2015-03至2017-03,主持;
14. 国家财政部,国家财政部极地专项,“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站基生物生态环境本底考察”,2012-01至2016-12,负责课题10极地医学;
15. 国家科技部,973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2CB518200、2012CB518204,“高原低氧环境的快速习服与长期适应机制研究”第四专题“低氧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2012-01至2016-12,骨干;
16.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项目,“第33次南极考察昆仑站和泰山站预选队员西藏高原低氧适应性医学监测和筛查”,2016-06至2016-12,主持。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近五年科研项目:
(项目来源,类型,编号,题目,时间,任务角色)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271912,“南极冰盖高原考察队员菌群-肠-脑轴代谢物对睡眠和情绪的调控”,2023年1月-2026年12月,项目负责人;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奖补项目,项目编号2022-I2M-JB-003,“疾病相关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调控机制与干预研究”,2022年5月-2023年4月,骨干;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1-I2M-1-022,“中草药小RNA药效机制及递送技术研究”,2021-12至2026-12,骨干;
4.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领域项目,项目编号不提供,“空间环境对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影响及其导引”,2018至2023,任务负责人;
5. 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队后勤科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不提供,“极地、深海、临近空间和太空等极端环境机体生理适应机制及医学防护关键技术研究”,2018-01至2022-12,任务负责人;
6.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7-I2M-1-009,“炎性肺损伤和修复的系统生物医学研究”,2017-01至2020-12,任务二负责人;
7. 国家南极考察训练基地,“第37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预选队员西藏高原低氧适应性医学监测和筛查”,2020-06至2020-12,主持;
8.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2019年度协同创新平台项目,项目编号JDXT2019-03,“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员生理心理适应初探”,2019-01至2019-12,主持;
9.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2017年度项目,项目编号2017-09,“南极考察队员生理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编制”,2017-01至2019-06,主持;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18PT21029,“南极与航天的类比研究-应用睡眠-活动-光监测器研究南极特殊光周期对中山站越冬队员睡眠心理的影响”,2018-01至2018-12,主持;
11. 国家南极考察训练基地,“第35次南极考察昆仑站和泰山站预选队员西藏高原低氧适应性医学监测和筛查”,2018-06至2018-12,主持;
12.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极地医学联合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共建)经费,2010-05至2018-04,主持;
13.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标准制定计划项目,“推荐性海洋行业标准制定项目计划—极地考察队员岗前体格检查要求”,2015-03至2017-03,主持;
14. 国家财政部,国家财政部极地专项,“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站基生物生态环境本底考察”,2012-01至2016-12,负责课题10极地医学;
15. 国家科技部,973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2CB518200、2012CB518204,“高原低氧环境的快速习服与长期适应机制研究”第四专题“低氧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2012-01至2016-12,骨干;
16.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项目,“第33次南极考察昆仑站和泰山站预选队员西藏高原低氧适应性医学监测和筛查”,2016-06至2016-12,主持。
详见课题组网页链接: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534
一、近五年文章
(*通讯作者,#并列一作)
1. C Xu #*; X Ju #;D Song #; F Huang #; D Tang; Z Zou; C Zhang; T Joshi; LJia; W Xu; K-F Xu; Q Wang; Y Xiong; Z Guo; X Chen; F Huang; J Xu; Y Zhong; YZhu; Y Peng; L Wang; X Zhang; R Jiang; D Li; T Jiang; D Xu; C Jiang *. An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psych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ome-widegene expression changes in human adaption to the extreme climate at theAntarctic Dome Argus.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5 Apr, 20: 536-544.
2. Wu Xiaopei; Liu Shiying; Wang Xi; Wang Jianan; Qin Pengrui; XuChengli *. Different physiopsychological changes betweenAMS-susceptible and AMS-resistant pre-selected Antarctic expeditioners inTibet.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21 Sep, 32(3): 239-247.
3. XU Chengli *; LIU Shiying; KONG Zhanping; CHEN Nan. Sleeparchitecture, periodic breathing and mood disturbance of expeditioners atKunlun Station (4087 m) in Antarctica.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20Jun, 31(3): 215-223.
4. Liu X, Liu S, Xu C *. Effects of leptin on HPG axis andreproductive function in male rat in simulated altitude of 5500 m hypoxiaenvironment.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20 Aug, 529(1):104-111.
5. Nan Chen; Quan Wu; Yanlei Xiong; Guang Chen; Dandan Song; Chengli Xu*. Circadian Rhythm and Sleep During Prolonged Antarctic Residence atChinese Zhongshan Station. 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6Dec, 27(4): 458-467.
6. Chen, Nan; Wu, Quan; Li, Hao; Zhang, Tao; Xu, Chengli *. Differentadaptations of Chinese winter-over expeditioners during prolonged Antarctic andsub-Antarctic resid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2016Feb, 60(5): 737-747.
7. Xiong Y, Qu Z, Chen N, Gong H, Song M, Chen X, Du J*, Xu C*. Thelocal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2 signalling pathway partlymediates hypoxia-induced increases in lipolysis via the cAMP-protein kinase Asignalling pathway in white adipose tissue. Mol Cell Endocrinol. 2014Jul, 392(1-2):106-14.
8. 秦鹏蕊, 王迦南, 刘诗颖, 王茜, 柴佳敏, 宋巧玥, 徐成丽*.模拟海拔5000 m低氧环境对小鼠肠道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08):1401- 1407.
9. 谢亚磊, 梅颂, 熊艳蕾, 刘诗颖, 徐成丽*. 模拟海拔5500 m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HPT轴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20, 36(05):432-437+531.
10. 卢艳花, 熊艳蕾, 方露, 陈楠, 徐成丽*. 急进和渐进西藏对南极考察昆仑站预选队员心血管功能及其应激因子的影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20, 36(05):419-424.
11. 熊艳蕾,彭毛加措,陈楠,宋敏涛,徐成丽*. 南极冰穹A低氧复合寒冷环境对考察队员儿茶酚胺含量和心肌酶的影响. 极地研究. 2016, 28(3):311-316.
12. 陈楠,金伟,唐德培,张李伟,徐成丽*. 中国第22和24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员膳食调查. 极地研究. 2014, 26(4):496-501.
二、国家标准
徐成丽(牵头人和第一完成人); 蒋澄宇; 熊艳蕾; 陈楠; 孙金海; 赵萍; 李春雷; 司建文; 陈华; 陈永祥 ; 《极地考察队员岗前体格检查要求》,2018-02-13,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Y/T236-2018 (中国标准),2018年2月发布,5月起实施,是目前中国极地医学唯一的国家级行业标准。
三、专著
1. 中国人生理常数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黑龙江省数据集(2008),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主编:朱广瑾 副主编:韩少梅,徐成丽
2. 中国人生理常数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数据集(2009-2010),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主编:朱广瑾 副主编:韩少梅,徐成丽,齐保申
3.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 02-01站基生物生态环境本底考察,海军出版社,2016年6月,徐成丽(极地医学部分)
4. 从地幔到深空:南极陆地系统的科学,海军出版社,2018年7月,徐成丽(极地医学部分)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