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吴晨
浏览量:19796   转发量:69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肿瘤医院
  • 所属专业: 肿瘤学
  • 邮箱 : chenwu@cicams.ac.cn
  • 工作电话 : 010-87781395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吴晨,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肿瘤遗传学研究,通过深入挖掘肿瘤基因组动态演进的分子机制,为中国人群的肿瘤风险评估、早期检测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新冠疫情爆发后,吴晨作为队长带领中国医学科学院援鄂抗疫医疗检测队驰援武汉,负责移动P3实验室建设和武汉最大方舱医院东西湖区方舱医院的患者检测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23/04— 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副院长

2020/04—2023/0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18/07—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

2016/07—2020/04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2013/07—2016/07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分子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1/09—2013/07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业:遗传流行病学,导师:Peter Kraft 和 Brian Wolpin 教授,博士后

2006/09—2011/0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专业:肿瘤学(基础),学位:博士,导师:林东昕 院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2000/09—2006/07     中国医科大学,专业:临床医学,学位:学士,本科生

奖励和荣誉称号

2020   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2020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2019   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2018   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

2018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2

2017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6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5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

2015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4

2015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2015   大挑战2015·青年科学家奖

2014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5

201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创新奖

2014   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4   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

2013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5

2012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5

2011   德国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参会者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肿瘤遗传学与肿瘤基因组研究,肿瘤分子遗传和功能性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肿瘤病因学教研室介绍

       目前由林东昕院士担任主任,谭文教授担任副主任。研究生招生专业为肿瘤学(基础)。本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是探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从中甄别出可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预后判断、以及预防或干预的分子标志物或分子靶点。开展肿瘤基因异常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运用新一代测序等技术平台,在全基因组水平研究特定肿瘤组织中表达失调基因的遗传和表遗传改变,阐明肿瘤发生发展中基因表达异常的机制,为预防、个体化治疗和发现药物和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室建于1971年,2001年成为“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截至2020年6月,肿瘤病因学教研室有教学和科研人员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林东昕、吴晨、谭文、张开泰、姜伟。硕士生导师2人:肖汀、冯林。教学秘书1人:余茜颖。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青年千人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肿瘤病因学教研室教学团队负责并参加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学科基金,北京市教育共建实验室,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 。2012年至2019年期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52篇,其中SCI收录学术论文121篇,包括Nature Genetics,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Gut,Gastroenterology,Cancer Research等顶级学术期刊,总影响因子约为1023分。

       肿瘤学(基础)专业研究生培养取得突出成绩,林东昕院士课题组培养的于春媛、张雪梅、孙瞳和吴晨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杨明、赵丹、翟侃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常江、郑健、黄旭东、程欣欣和赵艳洁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项目情况

吴晨2020年第一负责人承担在研科研项目

2020—2021    武汉市人群新冠病毒感染及抗体水平调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2020—2024    肿瘤的分子变异与微环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81988101)

2019—2023    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

2018—2022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725015)

2016—2020    中国人群肿瘤遗传易感基因的深入挖掘与鉴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2701)

2016—2020    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代谢靶点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6-I2M-4-002)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肿瘤医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2020—2021    武汉市人群新冠病毒感染及抗体水平调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2020—2024    肿瘤的分子变异与微环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81988101)

2019—2023    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

2019—2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多疾病多组学综合分析平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9-I2M-2-001)

2018—2022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725015)

2016—2020    中国人群肿瘤遗传易感基因的深入挖掘与鉴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2701)

2016—2020    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键代谢靶点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6-I2M-4-002)

2015—2018    PLCE1及其反义RNA相互作用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2614)

2014—2016    食管癌多维度分子网络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SS2014AA020601)


研究成果

研究贡献

恶性肿瘤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系统揭示和阐明引起肿瘤的内因和外因,是实现肿瘤防治的重要基础。吴晨长期在科研一线从事肿瘤遗传学与肿瘤基因组学研究。通过开展中国最大的食管癌防治队列研究,建立食管癌基因组动态样本库和大数据库,构建癌变及进展风险预测模型,深入挖掘肿瘤基因组动态演进的分子机制,整合中国人群高发鳞癌及消化道恶性肿瘤多组学研究,推动中国人群食管癌的精准防治。

主要研究内容聚焦于:(1)运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策略,揭示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为肿瘤的风险评估、早期检测和寻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构建食管癌易感基因和驱动基因全景,同时揭示酒精代谢基因变异与饮酒交互作用是食管癌重要病因;(3)深入挖掘组学数据并进行系统的功能基因组学筛查,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阐明关联研究发现的易感基因及其变异的生物学功能, 为肿瘤个体化和精准医疗以及寻找药物靶点提供基础;(4)不同人群的遗传背景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与多国家科学家紧密合作,绘制了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遗传图谱,为研究不同地区人群肿瘤发病风险差异原因提供了重要线索,不仅推进了对肿瘤遗传学的认识,而且极大提高了中国遗传学在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领域中起到引领作用。

2016 年以来主要代表性文章

1. Chu J, Niu X, Chang J,Shao M, Peng L, Xi Y, Lin A, Wang C, Cui Q, Luo Y, Fan W, Chen Y, Sun Y, Guo W,Tan W, Lin D, Wu C (2020). Metabolic remodeling by TIGARoverexpression i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Theranostics, 10(8), 3488-3502. (co-corresponding author)

2. Chang J, Tian J, Zhu Y, Zhong R, Zhai K, LiJ, Ke J, Han QQ, Lou J, Chen W, Zhu B, Shen N, Zhang Y, Gong Y, Yang Y, Zou D,Peng X, Zhang Z, Zhang X, Huang K, Yang M, Wang L, Wu C, Lin D, Miao X. Exome-wideanalysis identifies three low-frequency missense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pancreatic cancer risk in chinese populations. Nat Commun 2018;9(1) 3688. (co-corresponding author)

3. PengL, Cheng S, Lin Y, Cui Q, Luo Y, Chu J, Shao M, Fan W, Chen Y, Lin A, Xi Y, SunY, Zhang L, Zhang C, Tan W, Gao G, Wu C, Lin D (2018). CCGD-ESCC: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for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Chinese Population. Genomics ProteomicsBioinformatics 16(4):262-268. (co-corresponding author)

4. Chang J, Tian J, Zhu Y, Zhong R, Zhai K, Li J, Ke J,Han Q, Lou J, Chen W, Zhu B, Shen N, Zhang Y, Gong Y, Yang Y, Zou D, Peng X,Zhang Z, Zhang X, Huang K, Yang M, Wang L, Wu C, Lin D, Miao X (2018).Exome-wide analysis identifies threelow-frequency missense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pancreatic cancer risk inChinese populations. Nat Commun 9(1):3688.(corresponding author)

5. HuangX, Zheng J, Li J, Che X, Tan W, Tan W, Shao M, Cheng X, Du Z, Zhao Y, Wang C, Wu C, Lin D (2018). Functional role of BTB and CNC Homology 1 gene in pancreatic cancer andits association with survival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gemcitabine. Theranostics:3366-3379. (corresponding author)

6. Li J,Tan W, Peng L, Zhang J, Huang X, Cui Q, Zheng J, Tan W, Wu C, Lin D (2018). Integrative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reveals specific signaling pathwaysassociated with pancreatic duct adenocarcinoma. Cancer Commun (Lond)38(1):13. (corresponding author)

7. Chang J, Zhong R, Tian J,Li J, Zhai K, Ke J, Lou J, Chen W, Zhu B, Shen N, Zhang Y, Zhu Y, Gong Y, YangY, Zou D, Peng X, Zhang Z, Zhang X, Huang K, Wu T, Wu C, Miao X, Lin D (2018). Exome-wideanalyses identify low-frequency variant in CYP26B1 and additional coding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NatGenet 50(3):338-343. (co-corresponding author)

8. Qionghua Cui, Linna Peng, Lixuan Wei, Jiang Chang, Wenle Tan,Yingying Luo, Xudong Huang,Yanjie Zhao, Li J, Chu J, Shao M, Zhang C, Li C, Tan W, Lin D, Wu C (2018). Genetic variant repressing ADH1A expressionconfers susceptibility to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Cancer Lett 421:43-50. (corresponding author)

9.  Wei L,Shao M, Zhao Y, Zheng J, Chu J, Chang J, Cheng X, Qionghua C, Peng L, Luo Y,Tan W, Tan W, Lin D, Wu C (2018). Functional role of PLCE1 intronic insertionvariant associated with susceptibility to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Carcinogenesis 39(2):191-201. (corresponding author)

10.  Zhao Y, Wei L, Shao M, Huang X, Chang J, Zheng J, Chu J,Cui Q, Peng L, Luo Y, Tan W, Tan W, Lin D, WuC (2017). BRCA1-Associated ProteinIncreases Invasivenes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Gastroenterology 153:1304-1319. (co-corresponding author)

11.  Chang J, Tan W, Ling Z, Xi R, Shao M, Chen M, Luo Y, ZhaoY, Liu Y, Huang X, Xia Y, Hu J, Parker JS, Marron D, Cui Q, Peng L, Chu J, LiH, Du Z, Han Y, Tan W, Liu Z, Zhan Q, Li Y, Mao W, Wu C, Lin D (2017). Genomicanalysis of o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identifies alcoholdrinking-related mutation signature and genomic alterations. Nat Commun 8:15290. (co-correspondingauthor)

12.  Cheng X, Wei L, Huang X, Zheng J, Shao M, Feng T, Li J,Han Y, Tan W, Tan W, Lin D, Wu C(2017). Solute Carrier Family 39 Member 6Gene Promotes Aggressivenes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Cells by IncreasingIntracellular Levels of Zinc, Activating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ignaling, and Up-regulating Genes That Regulate Metastasis. Gastroenterology 152:1985-1997.e12.(co-corresponding author)

13.  Pan W, Zhou L,Ge M, Zhang B, Yang X, Xiong X, Fu G, Zhang J, Nie X, Li H, Tang X, Wei J, ShaoM, Zheng J, Yuan Q, Tan W, Wu C,Yang M, Lin D (2016). Whole 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lncRNA GAS8-AS1 andLPAR4 as nove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driver alternations. Hum Mol Genet 25:1875-1884. (co-corresponding author)

14.  ZhengJ, Huang X, Tan W, Yu D, Du Z, Chang J, Wei L, Han Y, Wang C, Che X, Zhou Y,Miao X, Jiang G, Yu X, Yang X, Cao G, Zuo C, Li Z, Wang C, Cheung ST, Jia Y,Zheng X, Shen H, Wu C, Lin D (2016).Pancreatic cancer risk variant in LINC00673 creates amiR-1231 binding site and interferes with PTPN11 degradation. Nat Genet 7:11843. (co-correspondingauthor)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