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刘志飞
浏览量:3607   转发量:44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北京协和医院
  • 所属专业: 外科学
  • 邮箱 : zhfeliuliuchong@163.com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从事整形美容外科。2003年,调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工作,从事整形美容外科工作近30年。200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日本东京齿科医科大学学习;先后多次在到美国国立创面愈合中心、西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与、英国剑桥大学等参加有关创面修复、细胞再生医学和激光美容医学的的培训。确定了自体皮肤活细胞移植再生技术治疗白癜风的流程与指南,并在世界再生医学大会发表演讲。

专业特长:

包括创面与瘢痕的修复;面部年轻化;注射与激光的微创美容;皮肤细胞再生医学;乳房美容整形。  

现担任的学术任职:

1) 海医会瘢痕治疗委员会主委;2) 非公协会瘢痕治疗委员会副主委;3) 抗衰老促进会医美专委会副主委;4) 中国中西医瘢痕整形美容专家委员会副主委;5)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激光学组委员;6) 中华医学会整形美容分会面部年轻化学组委员;7) 中国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分会激光专业委员;8) 泛亚地区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学会中国分会委员,激光与微创与抗衰老分会执行常务;9)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激光专业常委;10)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新技术新材料专委会常委;11) 北京医学会创面修复分会委员;12) 北京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委员;13) 国家药监(SFDA)评审专家。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细胞治疗,白癜风,创面治疗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所带领团队主要擅长面颈部常见美容手术、微创面颈部除皱术等;各种原因所致瘢痕的整形;乳房整形与美容;难治性创面、溃疡创面和糖尿病足的整形外科治疗。对扩张器的应用、激光在微创美容外科的治疗和各种原因所致创面的修复有独到研究,以及在我国首先应用自体皮肤活细胞移植再生技术治疗白癜风获得了良好效果,并制定了我国应用自体皮肤活细胞移植再生技术治疗白癜风的流程与指南。


项目情况

目前在研项目Jagged1/Notch信号通路抑制Th17/Treg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白癜风移植黑素细胞存活的研究


报考意向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与卫生部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和院校基金六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40余篇,其中SCI文章10篇。先后获得过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与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多次。


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40余篇,其中SCI文章10余篇。先后获得过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与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多次。

1.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eCell_ Autologous Cell Regeneration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Dermabrasion Treatment in Acne Scars. Aesth Plast Surg, 2019

2.The use of noncultured regenerative epithelial suspension for improving skin color and scars: A report of 8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osmet Dermatol. 2019;00:1–8.

3.白癜风研究概况及其外科治疗进展。《医学研究杂志》。(2019):48(08)178-181。

4.ReCell(R)技术在皮肤病损中的应用。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8年24卷03期217-218。

5.射频微等离子体联合局部电子束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7年23卷02期85-87。

6.改良Ⅰ期重睑成形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的疗效探讨。国际眼科杂志。2017年17卷05期1008-1010。

7.ReCell试剂盒辅助自体表皮细胞移植治疗继发性色素性病变的临床效果。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6年22卷02期87-89。

8.改良颞颊部隐蔽切口除皱术的临床效果。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年21卷04期199-201

9.机械磨削结合皮肤活性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面部痤疮后瘢痕。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4年30卷06期417-420。

10.ReCell(R)技术治疗稳定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年20卷06期444-446。

11.乳晕缩小成形术两种切口的效果比较。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4年20卷01期26-29。

12.下睑松垂患者下睑袋整形术改良体会。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23期1969-1972。

13.Repariring the high-riding nipple with reciprocal transposition flaps. Plastic Reconsructive Surgery.2013

14.The superior glute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for lumbosacral defect repair:A unified approach.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and Aesthetic Surgery,(2013)66,e56-57. 

15.Poland‘s syndrome in women: 24 cases study and literature review.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2。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