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和IgG4相关疾病等的诊治。一直致力于探索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疾病特征和新型治疗策略研究,连续获得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团队成员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和华夏医学奖二等奖。
近5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n Rheum Dis,Journal of Autoimmunity, J Intern Med, Rheumatology, Seminars i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和Arthritis Research &Therapy等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约20篇。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风湿免疫专科和中国现代风湿病学发源地,集风湿免疫病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全方位进行风湿免疫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部及北京市临床重点学科,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及治疗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干燥综合征易感基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机制、类风湿关节炎和IgG4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等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Nat Genet、Nat Med 、Sci Transl Med、Hepatology、Ann Rheum Dis、Arthritis & Rheumatology、Journal of Autoimmunity等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形成了风湿免疫病研究完整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0-2023 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971545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干燥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课题负责人,57万;
2017-2020 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81671620) :组织蛋白酶S在干燥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课题负责人,58万;
2015-2018 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81471614) :间充质干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作用的探究,课题负责人,60万;
2013-2015 国自然基金青年基金(81202360)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课题负责人,23万;
2021-2022 医科院临床与转化医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I2M-C&T-A-002):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停药策略及复发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课题负责人,100万;
2017-2020 医科院创新团队项目(2017-I2M-3-015):造血干细胞衰老和疾病转变过程关键调控机制,子课题负责人,160万;
2016-2017 医科院临床免疫研究中心(2016ZX310175-4):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及感染、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课题负责人,110万;
2014-2015 医科院协和青年基金(33320140165):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IL-21调控B细胞异常机制的研究,课题负责人,18万。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2020-2023 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971545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干燥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课题负责人;
2017-2020 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81671620) :组织蛋白酶S在干燥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5-2018 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81471614) :间充质干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作用的探究,课题负责人;
2013-2015 国自然基金青年基金(81202360)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2021-2022 医科院临床与转化医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I2M-C&T-A-002):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停药策略及复发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课题负责人;
2017-2020 医科院创新团队项目(2017-I2M-3-015):造血干细胞衰老和疾病转变过程关键调控机制,子课题负责人;
2016-2017 医科院临床免疫研究中心(2016ZX310175-4):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及感染、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4-2015 医科院协和青年基金(33320140165):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IL-21调控B细胞异常机制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在过去的研究中,申请人围绕自身免疫病免疫学机制和临床治疗手段,揭示:
(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致病性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异常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2017 )、CD226/TIGIT的免疫检查点表达改变导致自身功能异常活化参与促进干燥综合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2020)、干燥综合征LncRNA和mRNA表达谱(Scientific Reports, 2020);
(2)揭示了IgG4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和复发的预测因素、证实了免疫抑制剂在IgG4治疗中的作用、探索新的分类标准。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Rheumatology, 2019; 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 2020,2021; J Intern Med, 2019);
(3)提高狼疮的认识和治疗水平,发现狼疮患者的死因构成有明显的变化,感染升至首位(Clin Exp Rheumatol 2013, Clinical Rheumatology 2014);
(4) 提出唇腺病理是干燥综合征脏器损伤的窗口(Clinical Rheumatology 2014), 国内首先应用灶性指数评价干燥综合征的唇腺病理并予以推广。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