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教育背景:
1994.9 – 1997.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1.9 – 1994.7 山东大学生物系获硕士学位
1987.9 – 1991.7 山东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8至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生物合成室工作。
2009.9 至今 研究员
2000.7 – 2009.8 副研究员
1997.11 – 2000.6 助理研究员
作为负责人共主持课题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科研骨干参加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7篇。共申请专利9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8项。
研究领域:
天然药物生物合成研究,即通过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生物催化等现代技术手段解决药源问题。主要开展药物活性分子生物合成研究,揭示其生物合成途径,尤其对其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及其反应机制进行阐释,人工构建生物合成途径并通过工程菌高效生产活性天然及非天然药物,拓展药物来源,为创新药物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主要研究内容:
1. 抗肿瘤非天然人参皂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通过生物催化获得非天然人参皂苷,对其进行药理活性评价,筛选抗肿瘤活性高于天然人参皂苷的非天然人参皂苷。在对天然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设计及改造的基础上,在酿酒酵母中构建非天然人参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获得高产工程菌,通过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高活性非天然人参皂苷的绿色生物制造。
2. 通过工程菌生产蝎毒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蛋白类药物的研究:克隆或人工合成蝎毒蛋白、SOD等药用蛋白基因,将其转入大肠杆菌或酵母细胞,获得高产蛋白类药物的工程菌,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突变的方法,解析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探索蛋白类药物生产的新途径及其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寻找新资源。
1. 非天然人参皂苷12β-O-Glc-PPD代谢途径在酿酒酵母中的构建与优化(2017.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蝎毒镇痛活性肽的真核表达及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2009.1~20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紫杉烯合酶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真菌中的表达(2000.1~200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达玛烯二醇-II糖苷的绿色生物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2021.1~2023.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5. 人参皂苷苷元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2012.1~2014.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6. 蝎毒素BmK AngM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2008.1~2010.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7. 天然药物合成生物学及生物酶学研究(子任务:植物来源微量药用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研究)(2018.1~2020.12)。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8. 丹参、石杉等中药新资源的研究与开发(2006.10~2009.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9. 药用天然糖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与药物发现(分课题:糖基受体(苷元)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重构) (2016.9~202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10. 蝎毒镇痛活性肽的真核表达及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2007.10~2009.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 非天然人参皂苷12β-O-Glc-PPD代谢途径在酿酒酵母中的构建与优化(2017.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达玛烯二醇-II糖苷的绿色生物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2021.1~2023.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3. 天然药物合成生物学及生物酶学研究(2018.1~2020.12)。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4. 药用天然糖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与药物发现(2016.9~202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5. 蝎毒镇痛活性肽的真核表达及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2009.1~20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紫杉烯合酶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真菌中的表达(2000.1~200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人参皂苷苷元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2012.1~2014.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8. 蝎毒素BmK AngM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2008.1~2010.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9. 紫杉烯合酶基因在真菌中表达与催化产生紫杉烷的研究(1999.9~2002.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10. 蝎毒镇痛活性肽的真核表达及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2007.10~2009.9)。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11. 丹参、石杉等中药新资源的研究与开发(2006.10~2009.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12. 蝙蝠蛾拟青霉Cs-4菌株分子生物学研究(2006.5~2006.10)。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横向合作。
代表性论文目录:
[1] Hu Zongfeng, Gu Andi, Liang Lan, Li Yan, Gong Ting, Chen Jingjing, Chen Tianjiao, Yang Jinling*, Zhu Ping*.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bioactive dammarenediol-II glucosides. Green Chemistry, 2019, 21(12): 3286-3299.
[2] Liang Huichao, Hu Zongfeng, Zhang Tingting , Gong Ting, Chen Jingjing, Zhu Ping, Li Yan, Yang Jinling*. Production of a bioactive unnatural ginsenoside by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yeasts based on a new UDP-glycosyltransferase from Bacillus subtilis. Metabolic Engineering, 2017, 44:60-69.
[3] Zhang Tingting, Gong Ting, Hu Zongfeng, Gu Andi, Yang Jinling*, Zhu Ping*. Enzymatic synthesis of unnatural ginsenosides using a promiscuous UDP-glucosyltransferase from Bacillus subtilis. Molecules, 2018, 23: 2797.
[4] Yang Jinling, Hu Zongfeng, Zhang Tingting, Gu Andi, Gong Ting, Zhu Ping*. Progress on the studies of the key enzymes of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Molecules, 2018, 23: 589.
[5] Jinling Yang, Xinglun Li, Fenglin Jiang, Ting Gong, Jingjing Chen, Tianjiao Chen, Ping Zhu*. High-level soluble expression of human 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with high activity in Escherichia coli.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20, 36: 106.
[6] Yang Jinling, Zhu Ping*, Cheng Guifang.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analgesic peptide from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in Pichia pastoris.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9, 25: 2053-2056.
[7] Wang Qinghua, Liang Lan, Liu Wancang, Gong Ting, ChenJingjing, Hou Qi, Yang Jinling*. Enhancement of recombinant BmK AngM1 production in Pichia pastoris by regulating gene dosage, co-expressing with chaperones and fermenting infed-batch mode.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2017, 19(6): 581-594.
[8] Yang Jinling, Gao Lili, Wang Qinghua, GongTing, Zhu Ping.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key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ginsenosides. Current Opinioni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4, 1(2): e00015.
[9] Xiao Wei, Yang Jinling, Zhu Ping*, Cheng Kedi. Non-support of species complex hypothesis of Cordyceps sinensis by targeted rDNA-ITS sequence analysis. Mycosystema, 2009, 28(5): 724-730.
[10] Huang Zhentai, Zhang Tiantai, Yang Jinling.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human 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in Pichia pastoris.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5, 27(1): 49-52.
[11] Gong Ting, Zhen Xin, Li Bingjuan, Yang Jinling, Zhu Ping*. Two new monoterpenoidα-pyrones from a fungus Nectria sp. HLS206 associated with the marine sponge Gelliodes carnosa.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2015,17(6): 633-637.
[12] Liu Wenchao, Li Changqing, Zhu Ping, Yang Jinling.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culturable fungi associated with two marine sponges: Haliclona simulans and Gelliodes carnosa, collected from the Hainan Island coastal wate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Fungal Diversity, 2010, 42: 1-15.
[13] 张婷婷, 梁会超, 巩婷, 胡宗风, 顾安頔, 杨金玲*, 朱平*. 人参糖基转移酶PgUGT74AE2催化生成新型人参三醇皂苷研究. 药学学报, 2018, 53(9): 1565-1570.
[14] 杨金玲, 高丽丽, 朱平*. 蝎毒镇痛活性肽基因BmK AngM1的密码子优化及其真核表达分析. 药学学报,2012, 47(10): 1389-1393.
[15] 梁兰, 王庆华, 胡宗风, 朱平, 侯琦, 杨金玲*. 蝎毒活性肽 BmK AngMl 的定点突变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药学学报, 2017, 52(6): 1007-1011.
[16] 梁会超, 高丽丽, 胡宗风, 巩婷, 陈晶晶, 杨金玲*, 朱平*. 人参达玛烯二醇-II 合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定位及功能研究. 药学学报, 2016, 51(6): 998-1003.
[17] 王庆华, 高丽丽, 梁会超, 杜国华, 巩婷, 杨金玲*, 朱平*. 利用反义RNA技术抑制酿酒酵母羊毛甾醇合酶基因的表达. 药学学报, 2015, 50(1): 118-122.
[18] 王庆华, 梁兰, 陈晶晶, 巩婷, 侯琦, 杨金玲*, 朱平*. 毕赤酵母Muts与Mut+重组子表达蝎毒镇痛活性肽水平比较. 药学学报, 2015, 50(7): 910-915.
[19] 高丽丽, 王庆华, 梁会超, 巩婷, 杨金玲*, 朱平*. 酿酒酵母羊毛甾醇合酶基因单倍体缺陷型突变株的构建. 药学学报, 2014, 49(5): 742-746.
[20] 李星论, 巩婷, 陈晶晶, 陈天娇, 乔云明, 杨金玲*, 朱平*. 重组人源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 14(4): 352-357.
申请专利:
1. 杨金玲,朱平,梁会超,胡宗风,梁兰,张婷婷,巩婷,陈晶晶。枯草芽孢杆菌糖基转移酶及其应用。申请号:201710232360.8。
2. 杨金玲,朱平,梁会超,高丽丽,胡宗风,梁兰,张婷婷,巩婷,陈晶晶。生产稀有人参皂苷的重组菌及其应用。申请号:201710236264.0。
3. 杨金玲,朱平,梁会超,张婷婷,胡宗风,李燕。一种制备12β-O-Glc-PPD 和12β-O-Glc-PPT 的方法。申请号:201710955862.3。
4. 杨金玲,朱平,李燕,陈天娇,顾安頔,杜倩倩。3β-O-Glc-DM和20S-O-Glc-DM治疗肺癌或结直肠癌的用途。申请号:201811151561.6。
5. 杨金玲,朱平,李燕,胡宗风,顾安頔,姜逢霖,巩婷,黄璐璐。生产达玛烯二醇-II糖苷的重组菌及其应用。申请号:201811614170.3。
6. 杨金玲,朱平,胡宗风,顾安頔,姜逢霖,巩婷,陈晶晶。生产稀有人参皂苷20S-O-Glc-DM的重组菌及其应用。申请号:201910063187.2。
7. 杨金玲,朱平,李燕,姜逢霖,杜倩倩,唐梅。非天然人参皂苷 3β-O-Glc-DM 治疗脑瘤的用途。申请号:201910403991.0。
8. 杨金玲,朱平,李燕,巩婷,唐梅,顾安頔,姜逢霖。稀有人参皂苷在治疗肝癌中的用途。申请号:202010258463.3。
9. 杨金玲,朱平,李燕,邓海东,顾安頔,周宸。非天然人参皂苷3β,12β-Di-O-Glc-PPD治疗脑瘤的用途。申请号:202110647642.0。
10. 李燕,杨金玲,朱平,唐梅,顾安頔。稀有人参皂苷在治疗肾癌中的用途。申请号:202011129395.7。
11. 朱平,李炳娟,王豪,陈天娇,陈晶晶,巩婷,杨金玲。10-去乙酰巴卡亭III 10β-O-乙酰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在催化合成紫杉醇及其类似物中的应用。申请号:201610346558.4。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