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199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2005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熟练掌握内分泌代谢常见疾病诊治,对疑难重症疾病处理具有一定经验。亚专业及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性骨病。现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编委,《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通讯编委。承担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文章五十余篇。
所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代谢性骨病组为国内率先开展相关临床基础研究的团队,目前邢小平教授为北京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夏维波教授和李梅教授分别为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前任及候任主任委员,本人及姜艳副教授也在上述学会中有学术任职。刘巍主治医师等青年医师形成了良好的后续发展临床及科研梯队。
导师组成员:
邢小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负责课题指导;
聂敏副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型),协助实验室研究
刘巍主治医师,协助临床教学
承担及参加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100559): 家族性及散发性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2012-2014,主持,已结题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641):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分子及临床表型机制研究,2019-2022,参加,排名第2,在研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0873):遗传及免疫因素在汉族人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013-2017,参加,排名第2,已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1369):维生素D调节肾脏球旁器分泌肾素不同于文献的近距离反馈机制,2010-2013,参加,排名第2,已结题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内分泌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CAMS Innovation Fund for Medical Sciences(CIFMS) 2017-I2M-1-001,2017-2020,参加子课题,岗位负责人,在研
6. 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课题(2006118):男性芳香化酶缺陷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持,已结题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承担及参加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100559): 家族性及散发性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2012-2014,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641):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分子及临床表型机制研究,2019-2022,参加,排名第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0873):遗传及免疫因素在汉族人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2013-2017,参加,排名第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1369):维生素D调节肾脏球旁器分泌肾素不同于文献的近距离反馈机制,2010-2013,参加,排名第2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内分泌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CAMS Innovation Fund forMedical Sciences(CIFMS) 2017-I2M-1-001,2017-2020,参加子课题,岗位负责人
6. 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课题(2006118):男性芳香化酶缺陷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持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本领域核心或SCI文章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代谢性骨病中的甲状旁腺疾病,依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病例资源,建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非手术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单中心较大样本量临床资料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型分析各类疾病临床表型,较早报告中国人罕见遗传性甲旁亢类型及在特定人群中进行较为系统的人群筛查,在大样本中进行了儿童起病非手术性甲旁减患者的系统性基因筛查,基于分子分型分析了假性甲旁减患者的临床表型,上述研究发表于JBMR、Europe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Endocrine practice, Clinical endocrinology等期刊。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