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1997年《西医高等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尝试》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提名奖”。2009年《名医祝谌予治疗糖尿病的学术经验及其传承发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2011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7年主持的《名医郭赛珊的学术经验及其传承发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临诊医疗认真负责,注重中西医结合,取中、西医之长,对病人进行中西医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糖尿病、老年痴呆、各种肿瘤、脑血管病、肾病等疑难杂病及儿科病、皮肤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对中药改善认知功能的脑保护机制和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深入的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主编及参加编写书著十余部。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以中西医结合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开展医教研工作,培养了大批的中西医结合的骨干人才。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2005年被批准为“十一·五”期间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特色诊疗中心。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糖尿病专病建设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2009年获国家中医内分泌(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内分泌)建设项目单位。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名。
糖尿病专业组主要从事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尤其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曾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及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共13项。
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基金项目子课题、“十一五”国家计划支撑项目、科技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科研发展基金、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基金等课题50余项;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课题4项。近3年来完成和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北京首都发展基金等课题20余项。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北京市科技成果、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及世界传统医学成果等多种奖项。
现已毕业博士生25名、硕士生37名。目前在读博士生8名、在读硕士生4名。研究生在校期间90%以上被评为优秀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
现承担北京协和医院沉淀科研经费整合委托项目1项
项目名称:内质网线粒体系统在糖尿病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
科研经费:40余万元。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2007-2010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郭赛珊”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
2.2014-2016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糖尿病认知障碍的重要机制——内质网应激及中药干预研究》
3.2015-2016年北京中医药科技项目《高糖对TRPM2的活化在神经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
4. 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中医学》试题库建设”
1997年《西医高等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尝试》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名医祝谌予治疗糖尿病的学术经验及其传承发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2017年主持的《名医郭赛珊的学术经验及其传承发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