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田庄
浏览量:2298   转发量: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北京协和医院
  • 所属专业: 内科学
  • 邮箱 : tianzhuangcn@sina.com
  • 工作电话 : 010-69155068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心内科专业。1999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取得博士学位,1999至今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及心内科工作,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田庄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获临床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接受北京协和医院大内科及心脏科专科医生严格培训。既往在心衰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及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研究有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包括共同)在JAMA Cardiology、Signal Transduction Target Therap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20余篇相关研究工作成果,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心肌病相关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主持和(或)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十三五”“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罕见病多模态辅助诊疗平台建立及临床转化应用”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著书共2部。在国内率先开展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的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建立了全链条成熟的ATTR-CA诊断治疗和研究体系。依托在国家罕见病注册登记系统开展多种罕见心血管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右室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左室致密化不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的全国注册登记和临床基础相关研究。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衰学组成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心血管精准医学与罕见病学组副组长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青年编委,《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委和《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编委。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心肌病,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国内率先开始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的研究,包括在国家罕见病注册登记系统建立全国ATTR-CA的注册登记;建立ATTR-CA标准诊断流程及核素显像无创诊断方法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和质量控制;牵头撰写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提高国内同仁对ATTR-CA的认识和诊断能力;依托罕见病联盟建立ATTR-CA学组并建设ATTR-CA诊疗中心标准及认证,目前国内有4家诊疗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为国家级诊疗中心;推动ATTR-CA有效治疗药物可及性,加速推进全球首个ATTR-CA治疗药物维万心®(氯苯唑酸软胶囊)在我国上市,填补了此前我国ATTR-CA治疗领域无有效药物的空白,北京协和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并牵头进行氯苯唑酸国内IV期研究;在北京地区开展ATTR-CA筛查研究;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于超声心动图的ATTR-CA患病率筛查的临床研究;解析中国典型ATTR-CA患者的TTR蛋白突变结构, 筛选小分子药物;初步构建TTR小鼠模型。发表文章:国内第一例野生型ATTR-CA(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2020;17);单中心研究中国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Orphanet J Rare Dis. 2019;14:251.);荟萃分析ATTRm中国人群临床特点及预后( 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2022,17:337);建立ATTR-ipsc细胞系(Stem Cell Res. 2020 ;49:102022)。 

依托在国家罕见病注册登记系统建立FH登记系统和数据库;助力国产PCSK9单抗研发,牵头在全国开展HOFH和HeFH患者的临床药物试验。通过哺乳动物细胞纯化PCSK9蛋白,利用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工作,获得北京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L202046)。研究HeFH和罕见病HoFH的肠道菌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82170486 )。发表文章: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1 Mar 2;11:605954。 

建立多个罕见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ARVC,LVNC等)的全国注册登记。建立罕见心肌病的ipsc,探索罕见心肌病发病机制。发表文章J Am Heart Assoc. 2015 Jul 10;4(7):e001879.


项目情况

主要科研项目集中在心肌病的注册登记、临床特征、机制研究以及临床药物clinical trial等方面。包括淀粉样变心肌病、罕见心肌病、心衰等。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北京协和医院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脏器损害诊治体系,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严重合并症诊治策略研究;雄安新区科技创新专项--罕见特发性心肌病诊疗前沿技术示范应用;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研究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SIRT2在糖尿病心肌病代谢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项目骨干承担: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心肺血管病EPC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分子影像诊断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中国罕见病的精准诊疗研究“;十四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罕见病多模态辅助诊疗平台建立及临床转化应用等


研究成果

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疑难性心肌肥厚疾病诊断技术研究

201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疑难性心肌肥厚疾病诊断技术研究

 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90余篇,SCI文章30余篇。著书2部


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