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王锡山
浏览量:3482   转发量:47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肿瘤医院
  • 所属专业: 肿瘤学
  • 邮箱 : wxshan1208@126.com
  • 工作电话 : 010-87788026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锡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兼任《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主编、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NOSES联盟主席、中国NOSES联盟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NOSES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十四五规划教材《肿瘤学概论》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外科学》编委。先后获得全国“大医精神”奖,“金柳叶刀”奖以及2019年度十大医学原创突破等。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结直肠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2015年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引进我国著名结直肠外科专家王锡山教授,组建了崭新的结直肠外科团队。目前科室结构呈现为“三区一部”,即三个病区和一个《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辑部。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科室主任王锡山教授,科室副主任刘骞教授,现有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国际认证造口师2人。结直肠外科现有病床109张,病房年手术量近3000台,其中腹腔镜手术占95%。

科室依托医院及国家癌症中心,借助《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的学术平台,大力倡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目前是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肿瘤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多学科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专项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和院校级课题30余项,各类医疗新技术10余项。

科室常规开展结直肠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和扩大根治术、结直肠肿瘤的NOSES手术、早期直肠肿瘤的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和各类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保肛手术。同时,科室开展多种疑难和高难度手术,包括局部晚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手术、结直肠癌肝(肺)转移的多脏器切除手术、结直肠癌的功能外科手术(保留自主神经、保留直肠壶腹等)、家族性息肉病的手术治疗、复发性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罕见类型结直肠肿瘤的治疗等。始终坚持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为目标,积极推广结直肠肿瘤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手术,重视MDT(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不断创新,挑战难度,最大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获益。


项目情况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精准医学研究” 重点专项

国家

科技部

680万

腹腔镜技术治疗直肠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应用研究

省级

北京市科委

170万

“NOTCH1-AKT-ABCG2通路对结直肠癌干细胞耐药性的调控机制”国自然面上项目

国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7万

miR-106b~25簇靶向Smad7、Smad6、BAMBI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研究

国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0万

肝脏内Mac-1(CD11b/CD18)阴性自然杀伤细胞抗大肠癌肝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国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万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肿瘤医院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学术简介

微创手术领域

积极推广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对“经自然腔道手术”独树一帜,敢于开拓创新:2010年开展国际首例直肠癌的NOTES手术;2013年提出NOSES概念,并完善了系列新术式共十种,赴美国、韩国、俄罗斯及国内多个省市进行学术演讲和手术演示,累计近百余次。并分别在国内和国际成立NOSES联盟,在促进NOSES理论实践的同时,也让更多医生了解NOSES手术的优势,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肿瘤功能外科领域

重视功能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在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肠癌选择性扩大根治术,该术式可减少手术的副损伤,并充分保证了患者术后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还先后提出并开展系列新技术,主要包括:经下腹横切口直肠癌根治术、经骶尾入路的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大网膜的结肠癌根治术、保留直肠壶腹的全结肠切除术。以上术式的临床应用,即能保证肿瘤的根治,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直肠癌保肛手术领域

在临床中广泛开展低位、超低位保肛手术,诊治病人近万例,并积累大量保肛手术经验和技巧。建立以齿状线作为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的判定标准,提出保肛手术的“风险投资论”,并深入开展中低位直肠癌逆向侵润临床研究。通过保肛手术理论的不断完善,使保肛手术有了更为科学规范的诊疗体系。此外,提出多个保肛手术操作技巧,包括:超低位保肛手术中动脉血管架桥的应用、超低位吻合口经肛探查止血加固缝合法、保肛吻合后“危险三角”的处理等,这些手术技巧的临床应用使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比例大大降低。

局部晚期及扩大手术领域

TNM分期的新思考,对于肿瘤T分期,将T4b分为癌性侵润和炎性侵润;对于M分期,根据肝转移的治疗方式,将M1期细分为M1R0和M1R1,以上研究均已发表SCI论文,并得到国外广泛学者的关注和认可;率先提出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与多脏器切除手术的相关概念,使手术的分类标准及评价体系更为科学规范。在临床中敢于开展以右半结肠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代表的多种疑难手术,手术累计例数已达几百例,大大提高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生存率。

基础研究领域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北京市科委重大专项“腹腔镜技术治疗直肠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应用研究”以及国自然面上项目“肠癌组织PD-L1的表达抑制CD45RO+T细胞浸润及其机制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目前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针对结直肠肿瘤转移发生机制的研究、肿瘤微环境对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治疗疗效预测的研究,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研究成果

从事结直肠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规范化诊疗研究以及肿瘤基础研究,开展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治疗,提出并完善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系列术式。先后完成多种结直肠肿瘤高难度手术,细化晚期结直肠癌TNM分期, 显著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及省部等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SCI收录200余篇,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以及手术音像教材40余部,开展医疗新技术20余项。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