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1993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随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工作至今,期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放疗科做访问学者,2014-2015年在美国GRU放疗科做博士后。
目前主要从事乳腺癌、淋巴瘤、腹部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的放射治疗,对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并着重致力于乳腺癌的个体化放疗研究和实践,相关课题涉及乳腺癌放疗的各个方面,秉承通过科研改变临床实践的理念,有很多有临床价值的产出。目前承担或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院校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5.38分,共同作者SCI文章80余篇。2017年荣获北京放射肿瘤学会颁发的“放疗风云人物”奖。
临床、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在乳腺癌治疗理念和开展放疗新技术方面,在国内起引领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获2019年度院所“杏林医师奖”。放疗科团队荣获2018年“协和优秀教学团队”称号,住院医团队在2019全国放射肿瘤学年会“全国放疗住院医师指南解读大赛”上荣获第一名“
社会兼职:中国抗癌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学会整形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分委会、肿瘤心脏病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放射治疗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放疗专委会副会长;北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乳腺癌放疗学组副组长,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乳腺病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委,第五版《肿瘤放射治疗学》的乳腺癌章节编写者,全国高等学校放射诊断与治疗学专业国家卫计委研究生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编委,中国医师学会《乳腺癌放疗指南》编写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晚期乳腺癌诊治指南》编写者组员等。
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1. 具有一流的人才梯队,涵盖了正高、副高、主治医师和研究生/住院医师。科室承担有多个国家、北京市或院校级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氛围浓厚,学习资源丰富。科室积极参与并承办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拓宽青年医师的视野。每年均有学生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放射肿瘤学年会上进行壁报展示和口头汇报。
2. 具有一流的教学队伍,以国家级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依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积极开展相关临床技能培训。基地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强化循证医学和综合治疗的理念。学生基础扎实、能力全面,就业前景广阔。放疗科团队荣获2018年“协和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培养的学生在2019年全国放射肿瘤学年会“首届全国放疗住院医师指南解读大赛”上荣获第一名。
目前研究领域包括牵头开展国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和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如:
①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部分乳腺照射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的III期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③寡转移乳腺癌立体定向放疗的III期多中心随机研究;④左侧乳腺癌自主呼吸控制调强放疗的人工智能心脏剂量预测和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前瞻性研究;⑤乳腺癌放射诱导淋巴细胞减少的预测模型和机理研究;⑥乳腺癌放射性甲状腺机能减低的前瞻性剂量效应研究;⑦乳腺癌美容整形术前放疗的前瞻性研究;⑧肢体躯干软组织肉瘤术前放疗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前瞻性研究等。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主持在研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2860),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预测乳腺癌术后放疗的心脏剂量并指导深吸气屏气放疗技术的应用,2020-1.1~2023-12-31;
2.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20-2-4023),应用呼吸控制放疗技术降低乳腺癌心脏亚临床损伤的II期前瞻性研究,2020.7-2023.6;
3.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71100001017116),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部分乳腺照射的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2017-6-1~2020-6-30;
4. 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马拉松院所联合攻关课题(LC2019L02),乳腺癌术后内乳放疗的多中心Ⅲ期随机研究,2019-10-1~2024-9-30。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2020-I2M-C&T-B-075),乳腺癌术后RNI的Ⅲ期随机研究,2020-12~2022-11
1. 多次在国内外乳腺癌、放射治疗学术会议上交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荣获优秀论文奖、Best of ASTRO等,为指南制定提供高级别研究证据。重要的是,研究成果改变了临床实践,推动乳腺癌放疗的发展。
2. 在国内率先开展保乳术后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III期随机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大分割放疗疗效等同于常规分割放疗,可以使放疗时间从常规的5-6周缩短到3周,节省了医疗资源,降低放疗费用,方便病人。为推动国内大分割放疗的广泛使用提供临床证据。
①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比的III期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填补了国际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结果在2017年美国放射肿瘤学年会(ASTRO)主会场做大会发言交流,结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关注。并于2019年1月发表在《Lancet Oncology》杂志上,IF35.38。
②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比的III期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是亚洲首个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确认大分割瘤床补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于2020年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IF32.95。被肿瘤资讯评为“2020年中国肿瘤领域十大原创研究”。
3. 牵头多项国内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包括建立:
①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中危患者的危险分层放疗模型;②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后的危险分层放疗模型;③ 根据前哨淋巴结情况建立预测最终腋窝肿瘤负荷的临床模型;④ 初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的锁骨上区手术和放疗决策;⑤ 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失败模式和放疗策略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ancer》以及放疗领域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Radiotherapy & Oncology》等杂志上,指导临床实践。
4. 2004-2005年在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放疗科做访问学者,学习先进的放疗理念,并进行放射性肺炎的剂量效应研究,第一作者文章结果被NCCN指南引用,研究结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等杂志上。2014-2015年在美国GRU放疗科做访问学者,从事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三阴乳腺癌动物模型研究,以及结合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预测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Radiotherapy & Oncology》等杂志上。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