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生物材料和纳米医学研究,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项目“纳米酶精准调控及用于血液恶性肿瘤诊疗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纳米技术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包括靶向血液肿瘤耐药相关蛋白的拮抗多肽及其共药递送系统、应用纳米技术对天然药物的改造及老药新用等;(2)应用纳米材料物理学特性(微结构、电、磁)调控创伤免疫微环境和引导骨、肌肉和筋膜组织再生。
近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铁基纳米材料类酶活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技术”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团队项目“纳米医学技术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任务。此外,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纳米计划”项目的课题。
研究论文发表在包括Small、Bio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Nanoscale、Chemical Communication、Oncogenesis、International J Nanomedicine、Nanotoxicology、Particle & Fiber Toxicology等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期刊以及血液学Top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主导制定纳米技术相关国际标准1项(ISO/TS 5094:2023)、国家标准多项。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PCT专利授权。
作为参与人获2018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主编专著包括:《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出版社2021)、《Nanotechnology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Drug Delivery Therapy》(Springer Nature出版社2020)、《纳米生物医药载体》(科学出版社2012)、《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对细胞的作用》(科学出版社2014)、《纳米生物医学技术2009》(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术兼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主委(2023-)/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主任委员(2019-)、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及纳米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及“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和《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编辑委员会委员。
课题组网页链接: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530
刘健,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2~1996年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2009年在日本京都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高分子修饰富勒烯衍生物在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及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再生骨组织分子影像学研究,获得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非病毒高分子载体系统的构筑及细胞基因转导干细胞的分化诱导的研究。2011年4月作为海外人才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
研究方向:药物/基因递送系统、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孟洁,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工作。2014年在CMB项目资助下赴美国霍华德医学院分子影像中心进修。
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的免疫学效应及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纳米结构材料对细胞行为的调控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温涛,博士,副研究员
2010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15年8月进入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工作。
研究方向:
----金属复合纳米结构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在体外检测与诊断、分子影像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王涛:助理研究员
2014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21年9月进入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工作。
研究方向:
基于纳米技术的氧化应激调控及肿瘤治疗策略研究
许仕琳:博士后
2021年毕业于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21年8月开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负载拮抗多肽的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与白血病治疗。获得中国回血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度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
课题组网页链接: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530
近年承担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纳米前沿”项目“纳米酶精准调控及用于血液恶性肿瘤诊疗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其中课题三“纳米酶调控白血病细胞氧化还原态
及协同细胞治疗研究”,课题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铁基纳米材料类酶活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技术/课题4-靶向氧化还原失衡的白血病生物治疗技术(项目首席、课题四负责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团队项目:纳米医学技术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项目首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项目“生物大分子药物设计、制备与智能递送关键技术研究”任务“新型多肽欧联药物筛选及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任务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拮抗CXCR4/Axl双靶标的多肽共递送系统及其克服白血病耐药的功能研究(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顺磁性组织工程支架与外源磁场协同促进原位成骨的效应及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项目:靶向细胞生态失衡的纳米共递送药物研发(骨干)
----高端外国专家引进项目:力生物学在植入性医疗器械研发中的应用(负责人)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近年承担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纳米前沿”项目“纳米酶精准调控及用于血液恶性肿瘤诊疗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其中课题三“纳米酶调控白血病细
胞氧化还原态及协同细胞治疗研究”,课题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铁基纳米材料类酶活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技术,首席科学家;其中,课题4-靶向氧化还原失衡的白血病生物治 疗技术,课题负责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团队项目:纳米医学技术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项目“生物大分子药物设计、制备与智能递送关键技术研究”,其中任务负责人:新型多肽偶联药物
筛选及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拮抗CXCR4/Axl双靶标的多肽共递送系统及其克服白血病耐药的功能研究,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顺磁性组织工程支架与外源磁场协同促进原位成骨的效应及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高端外国专家引进项目:力生物学在植入性医疗器械研发中的应用,项目负责人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项目“靶向细胞生态失衡的纳米共递送药物研发”,课题骨干
详见课题组网页链接: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530
研究论文发表在包括Small、Bio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Nanoscale、Chemical Communication、Oncogenesis、International J Nanomedicine、Nanotoxicology、Particle & Fiber Toxicology等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期刊以及血液学Top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获奖:磁性纳米材料联合外加磁场加速骨组织再生的研究作为成果的一部分获2018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标准制定:主导制定纳米技术相关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多项。
发明专利: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PCT专利授权。
主编专著:《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出版社2021)、《Nanotechnology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Drug Delivery Therapy》(Springer Nature出版社2020)、《纳米生物医药载体》(科学出版社2012)、《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对细胞的作用》(科学出版社2014)、《纳米生物医学技术2009》(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课题组网页链接:http://sbm.pumc.edu.cn/article/11530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