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孙凌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风湿免疫科行政主任,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先后到意大利、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留学。中华风湿病学会前副主任委员,现任江苏省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学会干细胞质量控制和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干细胞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在国际上首先开展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已完成1312例。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发言50余次。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十三五江苏医学杰出人才、十一五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人才、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十佳健康卫士、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劳模、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南京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共27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CellStem Cell、NatImmunol、Immunity、NatCommun、StemCells、AnnRheum Dis、ArthritisRheum、NatRev Rheumatol、Blood、Gut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任IntJ Rheum Dis、Pathologie Biologie副主编,ArthritisRes Ther、QJM、CellMol Immunol 编委。发表论文459篇,其中SCI论文185篇,主参编专著3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共21项。
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创建于1979年,是国内开设最早的风湿免疫科之一,年门诊量12万人次,年收治病人超过2000人次,其中疑难危重患者达50%以上,近2/3来自南京市外。学科现有医护人员49人,包括高级职称人员15名,博士30名;是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博士点,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在人员、规模、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均处于省内首位。
学科为江苏省科教兴卫重点学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是江苏省唯一的风湿免疫疾病诊疗中心;近年来,科研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特等奖、江苏省医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奖二等奖等奖项30多项,获各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0余项,省部级基金57项。在2013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中,全国排名第四。连续6年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排名第五,并在2019年排名上升为第三。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也排名靠前,最高名次为第三。
学科在风湿免疫病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有长期工作积累,与多家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1998年在亚洲率先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007年又在国际率先开展异基因/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取得成功,目前治疗各类自身免疫病患者超过一千例,居国际之首。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际会议上发言50余次,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6年Science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930043MSC,调控足细胞功能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机制研究,2020-2024,300万元,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81720108020,MSC吞噬凋亡细胞调控Breg对红斑狼疮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2018/1-2022/12,233万元,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91442119,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免疫失调及MSCs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2015/01-2017/12,90万元,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3304,SLE骨髓MSCs异常表达CCL2调控B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3/01-2016/12,80万元,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81261130315,致炎性间充质干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2012/10-2013/09,30万元,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81120108021,MSCs诱导CD4+T细胞凋亡上调Treg治疗SLE的机制研究,2012/01-2016/12,270万元,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2736,骨髓MSCs抑制B细胞功能及其治疗MRL/lpr狼疮鼠的机制,2010/01-2012/12,30万元,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77201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上调Treg细胞治疗MRL/lpr狼疮肾炎及其机制,2008/01-2010/12,30万元,主持。
1. 2019年,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奖发明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2. 2013年,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应用,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3. 2014年,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教育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奖进步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4. 2013年,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5. 2013年,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病,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6. 2009年,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特等奖,第1完成人
7. 2013年,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应用,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
8. 2009年,系统性红斑狼疮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9. 2018年,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新策略,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