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晓建,男,南京大学生物系本科,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
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母婴心血管结构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欧盟国际精准医疗合作计划(IC2PerMed)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ISHR-CCTM)委员,北京生理科学会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导刊》常务编委,《中国分子心脏病学》、《罕少疾病杂志》编委,《BMC Medicine》、《eLife》等十多本国际期刊审稿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王晓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肺血管病的遗传机制及精准治疗。主持建立国人高血压首发脑卒中预警体系(ZL, 201610194648.6);主持完成大样本量国人肺动脉高压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BMP9、PTGIS等多个全新的肺动脉高压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Eur Respir J, 2019;JAMA Cardiology,2020);明确BMPR2基因突变对患者临床表型和预后的影响(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2016);描绘国人肺动脉高压遗传图谱和分子特征,将突变检出率从14.5%提高到53.2%(Eur Respir J, 2019;Int J Cardiol,2020)。王晓建持续推动基础成果向临床转化,作为主要执笔人参编《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等3部国内指南/共识,将遗传检测整合进入临床诊疗;建立“肺血管病与血栓疾病遗传门诊”,为全国数百位肺动脉高压患者和家属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王晓建近年来在国际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500次,H指数22。课题组原创发现的BMP9、PTGIS被写入国内外临床指南和遗传学教科书;BMP9入选《美国呼吸与重症医学杂志》2019年度重要发现;PTGIS基因型指导临床用药被作为精准医疗典型范例写入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健康与疾病报告》。
王晓建高度注重研究生教育及人才培养。课题组学术氛围浓厚,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学生科研思维与能力快速成长。毕业研究生中7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人入选上海市卫生健康青年人才。课题组研究生16次应邀在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学会(ACC)、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等国际会议上做报告。2015年王晓建入选北京协和医学院 “协和新星”,2018年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医学人才,2020年课题组获《欧洲心脏杂志》的专题报道,2021年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3年获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高价值专利奖。
王晓建主持二十余项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子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
1、2024.01-2027.12;项目名称:肺动脉高压遗传新基因PLEK保护肺血管内皮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370064;
2、2023.01-2024.12; 项目名称:靶向PTGIS基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前研究;项目来源: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23QN-01;
3、2023.01-2024.12;项目名称:靶向PLEK基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前研究;项目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23-GSP-GG-24;
4、2022.01-2023.12;项目名称:单细胞测序解析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病理机制;项目来源: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2ZD-05;
5、2022.01-2024.12;项目名称:骨形成蛋白9(BMP9)在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治疗;项目来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222142;
6、2022.01-2025.12;项目名称:骨形成蛋白9(BMP9)基因突变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170408;
7、2019.01-2022.12;项目名称:BMPR2突变导致肺动脉高压的表观调控机制及干预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870050。
8、2018.10-2019.09;项目名称:肺动脉高压遗传机制及精准治疗;项目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医学人才奖励项目;项目编号:2018RC310007。
9、2018.01-2020.12;项目名称:代谢组学确定肺动脉高压新靶点及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编号:2018ZX09711001-003-012。
10、2017.01-2020.12;项目名称:DNA甲基转移酶3B保护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670052。
11、2017.01-2019.12;项目名称:微管肌丝交联因子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病理机制研究;项目来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72180。
12、2016.06-2020.12;项目名称:心肺血管病EPC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分子影像诊断的研究;项目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编号:2016-I2M-4-003。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王晓建主持二十余项科研项目,包括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子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
1、2024.01-2027.12;项目名称:肺动脉高压遗传新基因PLEK保护肺血管内皮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370064;
2、2023.01-2024.12; 项目名称:靶向PTGIS基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前研究;项目来源: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23QN-01;
3、2023.01-2024.12;项目名称:靶向PLEK基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前研究;项目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23-GSP-GG-24;
4、2022.01-2023.12;项目名称:单细胞测序解析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病理机制;项目来源: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2ZD-05;
5、2022.01-2024.12;项目名称:骨形成蛋白9(BMP9)在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治疗;项目来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222142;
6、2022.01-2025.12;项目名称:骨形成蛋白9(BMP9)基因突变致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170408;
7、2019.01-2022.12;项目名称:BMPR2突变导致肺动脉高压的表观调控机制及干预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870050。
8、2018.10-2019.09;项目名称:肺动脉高压遗传机制及精准治疗;项目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青年医学人才奖励项目;项目编号:2018RC310007。
9、2018.01-2020.12;项目名称:代谢组学确定肺动脉高压新靶点及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编号:2018ZX09711001-003-012。
10、2017.01-2020.12;项目名称:DNA甲基转移酶3B保护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1670052。
11、2017.01-2019.12;项目名称:微管肌丝交联因子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病理机制研究;项目来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72180。
12、2016.06-2020.12;项目名称:心肺血管病EPC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分子影像诊断的研究;项目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编号:2016-I2M-4-003。
一、主要研究成果
1) 首次发现生长分化因子15是国人高血压初发脑卒中的关键标志物
课题组扎根中国本土,历经8年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前瞻性队列研究策略,发现建立GDF15是高血压初发脑卒中的早期标记物,并据此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国人脑卒中早期预警体系。2016年,文章发表在Medicine,201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23年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对我们的研究高度肯定,颁发“高价值专利奖”。
2) 在国际上率先报道新的肺动脉高压致病基因BMP9(Eur Respir J, 2019)
这是第一个在中国本土发现的肺动脉高压致病基因,也是中国患者排名第二的致病基因,可解释6.8%患者遗传病因,使发病风险升高22倍。2019年3月,文章发表在呼吸领域顶级杂志Eur Respir J。杂志同期配发英国剑桥大学Nicholas Morrell教授的专题评论,认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证据,确认BMP9突变是肺动脉高压致病因素”(Eur Respir J 2019; 53: 1900078)。2018年8月,王晓建应邀参加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代表课题组在最新重大研究的专场“late-breaking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hotline”上做口头报告,介绍BMP9研究成果。2018年、2021年,BMP9被两版《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连续引用,列为中国人PAH主要致病基因。2019年,BMP9入选《美国呼吸与重症医学杂志》年度重要发现,并被写入教科书《产前遗传病诊断(第二版)》。2020年,获国家发明专利(ZL. 201711069188)。
3) 首次发现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表型和治疗反应的易感基因PTGIS(JAMA Cardiology,2020)
课题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PTGIS基因罕见变异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显著聚集,可解释6.1%患者病因,使IPAH发病风险上升7.8倍。携带PTGIS突变患者对前列环素类药物更敏感,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指导。2018年,王晓建应邀在2018年美国心脏学会年会Late-Breaking Session做口头报告。2020年,文章发表于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JAMA Cardiology,同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21年《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将PTGIS列为肺动脉高压遗传检测必查基因;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健康与疾病报告》引用我们的工作,认为PTGIS基因型指导用药是临床精准医疗典范。
4) 系统描绘了主要肺动脉高压致病基因BMPR2在中国人群的遗传突变图谱和分子特征,为遗传检测和遗传咨询打下基础(Int J Cardiol,2020)
5) 发现BMP9和PTGIS等新的肺动脉高压相关基因后,将国人肺动脉高压总体突变检出率从原先的14.5%提高到53.2%(Eur Respir J, 2019)
6) 执笔《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遗传学”章节,推动遗传检测进入中国肺高血压指南
7) 2021年与临床合作建立“肺血管病与血栓疾病遗传门诊”,已为全国数百位肺动脉高压患者和家属提供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二、代表性论著:
1、Xiao-Jian Wang#, Xi-Qi Xu, Kai Sun, Ke-Qiang Liu, Su-Qi Li, Xin Jiang, Qin-Hua Zhao, Lan Wang, Fu-Hua Peng, Jue Ye, Yan Wu, Rui Jiang, Jin Zhang, Wei Huang, Wen-Bin Wei, Yi Yan, Jing-Hui Li, Qian-Qian Liu, Sheng Li, Yong Wang, Shu-Yang Zhang, Xue Zhang, Zhi-Cheng Jing. Association of Rare PTGIS Variants With Susceptibility and Pulmonary Vascular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JAMA Cardiol. 2020;5(6):677-684. (医学1区,IF=12.8)
2、Xiao-Jian Wang#, Tian-Yu Lian, Xin Jiang, Shao-Fei Liu, Su-Qi Li, Rong Jiang, Wen-Hui Wu, Jue Ye, Chun-Yan Cheng, Yao Du, Xi-Qi Xu, Yan Wu, Fu-Hua Peng, Kai Sun, Yi-Min Mao, Huan Yu, Chen Liang, John Y-J. Shyy, Shu-Yang Zhang, Xue Zhang, Zhi-Cheng Jing. Germline BMP9 mutation causes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Respir J 2019; 53(3): 1801609 (医学1区,IF=12.8,杂志同期配发专家述评,Eur Respir J 2019; 53(3): 1900078)
3、Zi-Chao Lyu, Lan Wang, Jian-Hui Lin, Su-Qi Li, Danchen Wu, Tian-Yu Lian, Shao-Fei Liu, Jue Ye, Xin Jiang, Xiao-Jian Wang*, Zhi-Cheng Jing*. The Features of Rare Pathogenic BMPR2 Variants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Comparison Between Patients and Reference Population. Int J Cardiol. 2020; 318:138-143. (医学2区,IF=4.638,王晓建为共同通讯作者)
4、Zhang R#, Wang XJ#, Zhang HD, Sun XQ, Zhao QH, Wang L, He J, Jiang X, Liu JM, Jing ZC*. Profiling nitric oxide metabolite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Respir J. 2016 Nov;48(5):1386-1395. (医学1区,IF=12.242)
5、Jiang-Shan Tan, Xin-Xin Yan, Yan Wu, Xin Gao, Xi-Qi Xu, Xin Jiang, Lei Jia, Song Hu, Lu Hua*, Xiao-Jian Wang*. Rare variants in MTHFR predispose to occurrence and recurr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t J Cardiol. February 07, 2021(医学2区,IF=3.229,王晓建为共同通讯作者)
三、国家发明专利:
1、一种自发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及构建方法。专利号:202210205304.6。
2、肺动脉高压相关的 PTGIS 基因突变及其应用。专利号:201711069187。
3、肺动脉高压相关的突变型 BMP9 基因及其应用。专利号:201711069188。
4、精胺作为标志物在制备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产品中的应用及医疗器械。专利号:201710792068。
5、生长分化因子15评估高血压患者首发脑卒中的新应用。专利号:201610194648.6。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