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郭立新
浏览量:4578   转发量:3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北京医院
  • 所属专业: 内科学
  • 邮箱 : glx1218@163.com
  • 工作电话 : 010-85136763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郭立新,男,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承担和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课题、卫生部行业基金、北京市科委重点攻关课题、首都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人事部归国人员课题、中央保健委员会课题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研究,牵头及参与多项国内、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器械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310篇,主编、参编内分泌专著25部。

主要学术任职: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杂志编委、常务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副主编、《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编,《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医师报》副主编。参与了多项指南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主持了“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制定工作,参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国家卫生部2型糖尿病筛查诊断行业标准》等本领域及相关领域多项指南与共识的制定,主持《中国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中国脑卒中防治血糖管理指导规范》的制定。

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干预,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完成中国1型糖尿病研究,睡眠异常和糖尿病及并发症研究获2016年获北京医学科技奖,2018年获北京医院重大科研成果奖;2018年获CDS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糖尿病十大研究”奖。郭立新主任注重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带领的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团队近年的研究涵盖了糖尿病等多个相关领域,科室影响力及科研产出逐年增加,2016年北京医院内分泌科获得中国健康总评榜“最受欢迎特色专科”荣誉称号。自2013年起,担任“联合国糖尿病日暨蓝光行动”中国区执行主席,为提高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做出了贡献。郭立新教授还获得2017首届“国之名医”称号、“中国健康十大公益人物”、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专家奖”、2018年“中国好医生”、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内分泌及代谢专业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郭立新教授共培养研究35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针对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等机制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目前共发表中英文文章约210余篇。

目前北京医院内分泌亚专科齐全,病种丰富,包括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痛风、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危象、低血糖症等。科室开设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控制及随访门诊、内分泌-营养科-普外科肥胖联合门诊、内分泌-泌尿外科肾上腺疾病门诊、内分泌-超声医学科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联合治疗、内分泌-眼科-放疗科-影像科内分泌突眼门诊、骨质疏松门诊、代谢综合征门诊、内分泌性高血压门诊等等。极大的满足了来自国内各地病患的需求。临床工作水平的提升,也极大地助力干部保健工作,科室保健、预防工作也取得了多项好成绩。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内分泌科非常重视青年医师的培养,与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Duke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及交流项目,选派科内优秀医师进行培养。内分泌科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副会长单位、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会长单位、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委兼秘书长单位、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多位同事在全国和北京市专业学会担任有学术任职,在北京及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科室副高以上人员都有自己的亚专业方向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和亚专业人才梯队,为科室的持续性良性发展提供了保证。

    科室积极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协和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课内多人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内分泌教研室被评为优秀教学集体。目前内分泌科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协和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大学、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是第一批国家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基地,并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内分泌进修医师。科室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老年内分泌峰会”已经成为国内内分泌领域的重要品牌会议。

    内分泌科在稳步提升临床能力的同时,注重科学研究,尤其是通过科学研究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科室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及省部级课题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攻关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卫生部行业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华医学会课题、北京市重大科研课题、人事部归国人员科研课题、北京医院院内课题等。每年都有多篇中华系列文章和SCI文章发表。编写和参编了多部学术专著和科普文章。


项目情况

目前主要的省部级以上在研课题:

1.《中国人群精准运动处方研制与运动处方库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8YFC2000604)

2.《2型糖尿病多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的适宜技术建立与管理策略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C1309805)

3《基于多种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临床分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C1309802)

4.《2型糖尿病多种危险因素多中心临床干预与评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C1309805)

5.《TOM7在糖尿病大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670763)

还有30余项社团基金及临床药观未列入其中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北京医院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目前主要的省部级以上在研课题:

1.《中国人群精准运动处方研制与运动处方库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8YFC2000604)

2.《2型糖尿病多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的适宜技术建立与管理策略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C1309805)

3《基于多种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临床分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C1309802)

4.《2型糖尿病多种危险因素多中心临床干预与评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C1309805)

5.《TOM7在糖尿病大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670763)

还有30余项社会团体课题及药物临床试验并未列入其中


研究成果

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10余篇。2017年牵头的全国大型多中心研究(MERIT研究)被评为2018年“中国糖尿病十大最具影响力研究”奖。2017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2017年“中国健康十大公益人物”、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突出贡献专家奖”、2018年“中国好医生”、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北京医院重大科研贡献奖”,2019年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国家卫健委“中国好医生”,2019年“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影响力专家”。

近3年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文章:

1.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sal Insulin-Based Treatment Versus Twice-Daily Premixed Insulin After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EYOND V).

Liu JJiang XXu BWang GCui NZhang XLiu JMu YGuo L.

Adv Ther. 2020 Apr;37(4):1675-1687.

 

2.Whole grain food diet slightly reduces cardiovascular risks in obese/overweight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ang WLi JChen XYu MPan QGuo L.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0 Feb 18;20(1):82.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wice-daily exenatide and insulin 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 52-week randomized, open-label, controlled trial. 

Zhang J, Xian TZ, Wu MX, Li C, Pan Q, Guo LX.

Cardiovasc Diabetol. 2020;19(1):48.

 

4、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

Pan QLi QDeng WZhao DQi LHuang WMa LLi HLi YLyu XWang AYao HXing XGuo 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18 Nov 5;9:617.

 

5、Prevalence and Diagnosis of Diabetic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Beijing, China: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Clinical Study

Pan Q,  Li Q,  Deng W,  Zhao D,  Qi L,  Huang W,  Ma L,  Li H,  Li Y,  Lyu X,  Wang A,  Yao H,  Guo L,  Xing X

Front Neurosci. 2019; 13: 1144.

6、Changes of aldostero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plicated by moderate to 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Zhang J,  Tian L,  Guo L

J Int Med Res. 2019 Oct;47(10):4723-4733.

 

7、Sirt1 inhibits HG-induced endothelial injury:Role of Mff-based mitochondrial fssion and F-actin homeostasis-mediated cellular migration

Qin R,  Zhang L,  Lin D,  Xiao F,  Guo L

Int J Mol Med. 2019 Jul; 44(1): 89–102.

 

 

8、Mst1 deletion reduces hyperglycemia‐mediated vasculardysfunction via attenuating mitochondrial fission andmodulating the JNK signaling pathway

Qin RLin DZhang LXiao FGuo L.

J Cell Physiol. 2020 Jan;235(1):294-303.

 

9、Impaired mitochondrial fusion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triggered by high glucose is mediated by Tom22 in Endothelial cells

Zeng YPan QWang XLi DLin YMan FXiao FGuo L

Oxid Med Cell Longev. 2019 May 19;2019:4508762.

 

10、Functional network analysis of gene-phenotype connectivity based on pioglitazone.

Wang WZhang LWang XLin DPan QGuo L

Exp Ther Med. 2019 Dec;18(6):4790-4798.

 

11、Novel role of SF1 in alleviating 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hrough the AMPK/mTOR signaling pathway.

Wang XXJia XFGuo TXian TZLiu LXu ZJGuo YDeng XZhang LNMan FLZhang XBChen TPan QGuo LX

Gene. 2019 Apr 5;691:132-140.

 

12、Incidence of type 1 diabetes in China, 2010-13: population based study.,

Jianping Weng; Zhiguang Zhou; Lixin Guo; Dalong Zhu; Linong Ji; Xiaoping Luo; Yiming Mu; Weiping Jia,

BMJ, 2018.1.3, 360

 

13、A randomized, open-label, multicentre, parallel-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phasic insulin aspart 30 plus metformin with biphasic insulin aspart 30 mono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The merit study.

Guo L, Chen L, Chang B, Yang L, Liu Y, Feng B.

Diabetes Obes Metab. 2018 Jul 2.

 

1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denovirus 36 and obesity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Zhou Y, Pan Q, Wang X, Zhang L, Xiao F, Guo L.

Biosci Rep. 2018 Jul 6;38(4). pii: BSR20180553.

 

15、In Vivo Corneal Confocal Microscopy Detects Improvement of Corneal Nerve Parameters following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ia X, Wang X, Wang X, Pan Q, Xian T, Yu X, Guo L.

J Diabetes Res. 2018 Jun 24;2018:8516276.

 

16、Type 2 Diabetes and Adiposity Induce Different Lipid Profile Disorders: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Wang NCheng JNing ZChen YHan BLi QChen CZhao LXia FLin DGuo LLu 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8 May 1;103(5):2016-2025.

 

核心(仅列出近3年中华系列文章):

 

[1] 何清华,常鑫淼,孙明晓,程博, 郭立新.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变化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5):550-554.

[2] 郭立新.老年糖尿病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12(4):196-199. 

[3] 贾晓凡,鲜彤章,张丽娜,王忆力,王晓霞,潘琦,喻晓兵,郭立新.角膜神经纤维形态改变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7):472-476.  

[4] 何清华,孙明晓,岳燕芬,王秀芝,景洪江,杨彩哲,胡景,庄晓明,张如月,黄薇,张春梅,赵冬,马力,张婕,张田,程博,郭立新.北京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5):328-333.

[5] 张洁,郭立新.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改善体重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机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4):287-290.

[6] 王伟好,郭立新.《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章节的解读[J].中华内科杂志,2019,58(9):693-695.  

[7] 何清华,孙明晓,岳燕芬,景洪江,杨彩哲,胡景,庄晓明,张如月,张春梅,郭立新.老年糖尿病肌少症患者的代谢特点及膳食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5):552-557.  

[8] 裴晓蓓,郭立新.糖尿病分型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6):379-383.

[9] 王蕾蕾,潘洁,曹素艳,郭立新.不同糖尿病风险评分在体检人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2):123-127.

[10] 于冬妮,鲜彤章,王丽娟,程博,孙明晓,郭立新.北京市城区858例中老年体检人群体成分和静息代谢率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5):686-688.

[11] 潘琦,王晓霞,王忆力,鲜彤章,满富丽,贾晓凡,刘砺,郭立新.北京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现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9):1036-1041.

[12] 鲜彤章,潘琦,王晓霞,张丽娜,李铭,李淼,郭立新.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钾稳态与糖代谢的关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6):398-403.

[13]王晓霞,孙亮,周起,鲜彤章,张丽娜,贾晓凡,刘砺,满富丽,潘琦,杨泽,郭立新.老年人血清总睾酮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6):663-665.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