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张海增
浏览量:2819   转发量:30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肿瘤医院
  • 所属专业: 肿瘤学
  • 邮箱 : haizengzhang@163.com
  • 工作电话 : 010-87787110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 、协和特聘教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PI

主要工作经历

1993年9月~1996年7月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普通外科研究生、住院医师

1996年9月~1999年7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博士研究生、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

1999年8月~2002年8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治医师

2002年9月~2008年8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副主任医师

2004 年              北京市科技新星

2008年9月~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

2009年9月~2010年3月 美国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访问学习

2011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   博士生导师

2013年    协和学者、特聘教授

2013年~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二科主任、结直肠病区主任

临床工作及成果:

      一直从事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工作,特别是在复杂结直肠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保留肛门和性功能的直肠癌功能性根治术、新辅助治疗后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每年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疑难复杂结直肠肿瘤病例1000余例,主刀开展复杂疑难手术200余例。争取让每一个病人得到最合理的治疗、最少的并发症、最好的治疗结果和最佳的生活质量。

1.在国内较早地开展并推广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完整地保留病人的性功能,在临床工作中既注重最大程度地根治肿瘤,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又注重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2.在医科院肿瘤医院最早主持、倡导建立了结直肠癌单病种多学科会诊制度(MDT),使结直肠癌的治疗进一步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

3.与放疗科联合,在国内较早地推广可切除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外科手术,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局部控制率

4.对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直肠癌,采用多种手段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最大程度地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存率。提出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仍然固定的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标准。

 科研方向及研究成果

        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转移。

1. 在国际上较早地应用基因组测序方法研究了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转移模式、转移路径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2. 改良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分期系统

3. 发现结直肠癌淋巴结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结直肠癌分期显著相关(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4. PD-1阳性T细胞在结直肠癌原发瘤及未转移的淋巴结中功能不同,在肿瘤中功能耗竭,而在淋巴结中功能良好(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5.应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crobia Ecology)

科普宣教、公益活动及其他

1.在日常工作中,既注重治病,也注重医“人”

    既注重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也注重保留脏器和功能,重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关注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有意识地把人文关怀贯穿于病人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2. 注重治病,也注重预防,注重科普宣教。

         把卫生宣教和科普教育做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利用一切机会,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上及现场进行积极宣教,让普通老百姓能了解防病治病的常识,平时善于把科普宣教融入日常的医疗行为之中,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医疗保健知识和观念,劝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时体检,及时治疗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以防肿瘤的发生和早期发现肿瘤,以早诊早治肿瘤。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肿瘤微环境和肿瘤转移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肿瘤医院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北京首发项目、协和特聘教授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等项目


研究成果

1. 在国际上较早地应用基因组测序方法研究了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转移模式、转移路径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2. 改良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分期系统

3. 发现结直肠癌淋巴结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结直肠癌分期显著相关(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4. PD-1阳性T细胞在结直肠癌原发瘤及未转移的淋巴结中功能不同,在肿瘤中功能耗竭,而在淋巴结中功能良好(British  Journal  Cancer)

5.应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crobia Ecology)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