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 、协和特聘教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PI
主要工作经历
1993年9月~1996年7月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普通外科研究生、住院医师
1996年9月~1999年7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博士研究生、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
1999年8月~2002年8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治医师
2002年9月~2008年8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副主任医师
2004 年 北京市科技新星
2008年9月~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
2009年9月~2010年3月 美国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访问学习
2011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 博士生导师
2013年 协和学者、特聘教授
2013年~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二科主任、结直肠病区主任
临床工作及成果:
一直从事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工作,特别是在复杂结直肠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保留肛门和性功能的直肠癌功能性根治术、新辅助治疗后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每年诊治来自全国各地疑难复杂结直肠肿瘤病例1000余例,主刀开展复杂疑难手术200余例。争取让每一个病人得到最合理的治疗、最少的并发症、最好的治疗结果和最佳的生活质量。
1.在国内较早地开展并推广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完整地保留病人的性功能,在临床工作中既注重最大程度地根治肿瘤,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又注重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2.在医科院肿瘤医院最早主持、倡导建立了结直肠癌单病种多学科会诊制度(MDT),使结直肠癌的治疗进一步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
3.与放疗科联合,在国内较早地推广可切除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外科手术,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局部控制率
4.对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直肠癌,采用多种手段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最大程度地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存率。提出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仍然固定的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标准。
科研方向及研究成果
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肿瘤微环境和肿瘤转移。
1. 在国际上较早地应用基因组测序方法研究了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转移模式、转移路径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2. 改良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分期系统
3. 发现结直肠癌淋巴结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结直肠癌分期显著相关(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4. PD-1阳性T细胞在结直肠癌原发瘤及未转移的淋巴结中功能不同,在肿瘤中功能耗竭,而在淋巴结中功能良好(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5.应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crobia Ecology)
科普宣教、公益活动及其他
1.在日常工作中,既注重治病,也注重医“人”
既注重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也注重保留脏器和功能,重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关注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有意识地把人文关怀贯穿于病人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2. 注重治病,也注重预防,注重科普宣教。
把卫生宣教和科普教育做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利用一切机会,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上及现场进行积极宣教,让普通老百姓能了解防病治病的常识,平时善于把科普宣教融入日常的医疗行为之中,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医疗保健知识和观念,劝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时体检,及时治疗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以防肿瘤的发生和早期发现肿瘤,以早诊早治肿瘤。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北京首发项目、协和特聘教授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等项目
1. 在国际上较早地应用基因组测序方法研究了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转移模式、转移路径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2. 改良了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分期系统
3. 发现结直肠癌淋巴结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结直肠癌分期显著相关(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4. PD-1阳性T细胞在结直肠癌原发瘤及未转移的淋巴结中功能不同,在肿瘤中功能耗竭,而在淋巴结中功能良好(British Journal Cancer)
5.应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crobia Ecology)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