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魏俊吉,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工作为颅脑创伤、脑血管病、脑积水、垂体腺瘤、颅内肿瘤等的诊治,擅长神经急危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脑积水的诊断治疗,积极推动国内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管理工作。2018年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最佳副主任医师并同年晋升主任医师,连续数年获优秀临床带教教师。曾先后在国内外多家大型医院进行神经外科方面的专业学习和交流。2009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BWH(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医院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访问学者。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神经外科专业学术会议并作会议发言。
科研方向:
颅脑损伤以及脑血管病的干细胞及基因治疗,神经损伤的再生及修复,脑积水的发病机制,神经重症疾病的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教育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技术研发计划,以及3项国家“863计划”研究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的研究,曾获2014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自然科学奖)。
社会任职: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创伤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神经创伤专业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分会学术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重症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临床营养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意识障碍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兼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应急卫健委卫生处置指导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名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的Exosome 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修复的机制的研究
2014-2018年,70万元,项目编号:81371344
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
名称:经动脉途径移植人NSC 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8-2022年,76.6万元,在研(2018YFA0108603)
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基金:
名称:脑积水相关可逆性老年痴呆的临床诊疗技术研究
2021-2022年,40万元,在研(2020-I2M-C&T-B-028)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名称:脑积水相关可逆性老年痴呆病的诊疗评估及手术治疗
2021-2022年,40万元,项目编号(2020-JKCS-02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名称:人源化动物模型技术平台
2017-2020年,40万元,项目编号:2017-I2M-2-005
北京市自然基金委
名称:囊壁微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异常在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19-2022年, 20万元,在研(19JCZDJC64600(Z))
横向课题
名称:去甲万古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时脑脊液浓度比较
2018.07-2019.12,75万元,项目编号:ZJ1039100
横向课题
名称:神经重症患者多中心营养治疗的相关研究
2018.07-2021.10, 60万元,在研,O1039100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名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的Exosome 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修复的机制的研究
2014-2018年,70万元,项目编号:81371344
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
名称:经动脉途径移植人NSC 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8-2022年,76.6万元,在研(2018YFA0108603)
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基金:
名称:脑积水相关可逆性老年痴呆的临床诊疗技术研究
2021-2022年,40万元,在研(2020-I2M-C&T-B-028)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名称:脑积水相关可逆性老年痴呆病的诊疗评估及手术治疗
2021-2022年,40万元,项目编号(2020-JKCS-02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名称:人源化动物模型技术平台
2017-2020年,40万元,项目编号:2017-I2M-2-005
北京市自然基金委:
名称:囊壁微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异常在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19-2022年, 20万元,在研(19JCZDJC64600(Z))
横向课题:
名称:去甲万古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时脑脊液浓度比较
2018.07-2019.12,75万元,项目编号:ZJ1039100
横向课题:
名称:神经重症患者多中心营养治疗的相关研究
2018.07-2021.10, 60万元,在研,O1039100
2012年-至今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31篇 其中SCI论文14篇; 中文核心期刊17篇
[1]Chen Y, Li J, Ma B, Li N, Wang S,Sun Z, XueC, Han Q, Wei J, Zhao RC. MSC-derived exosomes promote recovery from traumaticbrain injury via microglia/macrophages in rat. Aging (Albany NY). 2020 Sep23;12(18):18274-18296.
[2] Wei J, Yin H, Wang L, et al.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 complicated with hydrocephalus: 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Neurosurg Rev,2019, 42(2):255-261.
[3] Chang J B, Wu H, Wang H, et al. Prevalence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neurosurgical patients at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Antimicrob Resist Infect Control, 2018,7:41.
[4] Wei J, Jiang R, Li L, et al. Stressrelat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adult neurocritical care patients: a Chinese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study. Curr Med Res Opin, 2018: 1-7.
[5] Xue C, Shen Y, Li X, et al. Exosomes Derived from HypoxiaTreated Human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nhance Angiogenesis Through the PKA Signaling Pathway. Stem Cells Dev, 2018, 27(7): 456-465.
[6] Ma B, Wu H, Yin H, et al. Management of hydrocephalus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a series of 19 cases. Autoimmunity, 2017, 50(7):422-427.
[7] Chen Y Q, Wei J J, Wang R Z, et al. A Case of 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J]. Chin Med J (Engl), 2016, 129(22): 2767-2768.
[8] Bao X J, Li X Y, Wang Q P, et al. Intraparenchymal endodermal cyst with spontaneous intracystic hemorrhage in the temporal lobe of an adult.Medicine (Baltimore), 2016, 95(46): e4968.
[9] Tian R, Gao J, Chen A, et al. Silent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in neurosurgery patients: Report of 2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Medicine(Baltimore), 2016, 95(33): e4589.
[10] China 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 Specialist Council (CNCCSC).The Experts Consensus for Patient Management of Neurosurgical CriticalCare Unit in China 2015).Chinese Medical Journal,May 5, 2015 ¦ Volume 128 ¦ Issue 9:1252-1267.DOI:10.4103/0366-6999.156146
[11] Chang JB, Chen Y, Wang H, et al. Combined Strategy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 Caused by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 Retrospective Study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Apr 17]. Surg Infect (Larchmt). 2020;10.1089/sur.2019.341. doi:10.1089/sur.2019.341
[12]Zuo W, Zhang X, Chang JB, Ma WB, Wei JJ. Bromadiolone poisoning leading to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lin Pharm Ther. 2019;44(6):958-962. doi:10.1111/jcpt.13005
[13]Chen Y, Chang J, Yin R,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ow T3 syndrome in neurocritical patients. J Clin Pharm Ther. 2020;45(4):759-766. doi:10.1111/jcpt.13162
[14]Chen YH, Chang JB, Wei JJ, et al. Thre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diagnostic approach and outcome of treatment. Chin Med J (Engl). 2019;132(22):2754-2756. doi:10.1097/CM9.0000000000000507
[15]马百涛, 魏俊吉, 高晶, 等. 成人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外科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31): 2485-2488.
[16]马百涛, 尹翮翔, 吴昊, 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脑积水的诊治[J]. 中华医学志, 2017, 97(27): 21202123. DOI: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27.009.
[17]魏俊吉, 陈云飞, 薛春玲,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Exosome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 38(1) :33-36.
[18]张笑, 吴昊, 马百涛, 等.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8, 38(7): 999-1002.
[19]张笑, 魏俊吉, 王任直. 神经干细胞治疗脑创伤的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 37(6): 880-883.
[20]陈亦豪, 吴昊, 魏俊吉. 血脑屏障损伤诱发神经病变的评估方法及机制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9, 39(1): 120-124.
[21]常健博, 吴昊, 魏俊吉. 隐球菌脑膜炎并发颅内压增高的诊治进展[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9, 41(1): 111-117.
[22]刘笑玎, 马百涛, 魏俊吉.神经重症患者缺乏药理营养素导致不利结局的文献综述[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8, 26(1): 50-53.
[23] 魏俊吉, 常健博, 江荣才, 等. 多中心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8, 34(2): 129-133. DOI: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8.02.005.
[24] 陈云飞, 马百涛, 薛春玲, 等.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排体促进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 37(6):802-807. DOI: 10.3969/j.issn.1001-6325.2017.06.012.
[25] 蒲佐, 魏俊吉, 刘小海, 等. 急诊颅脑手术合并心脏支架术后动态监测血小板功能1例报告[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 37(3): 396-398. DOI:10.3969/j.issn.1001-6325.2017.03.028.
[26]魏俊吉, 吕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抗菌药物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 2014, 42(3): 6-7. DOI: 10.3969/j.issn.1008-1089.2014.03.003.
[27] 王佳妮, 魏俊吉. 神经外科急诊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 35(5): 576-580. DOI: 10.3881/j.issn.1000-503X.2013.05.017.
[28] 吴昊, 魏俊吉, 马百涛, 等. 神经急重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疗效[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21): 1652-1655.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021.007.
[29]马百涛, 王任直, 魏俊吉.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外科治疗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 36(8): 1164-1167.
[30] 陈亦豪,徐宵寒,魏俊吉,赵一鸣,吴昊,马百涛,常健博,王任直,马文斌.成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晚期感染并发症(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16(02):176-180+184.
[31] 陈亦豪,魏俊吉.脑电图在神经重症病人中的应用及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23(10):475-478.
编写专著
神经重症监测技术,2015年6月,主译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手册,2016年12月,副主编
神经外科术中麻醉与重症管理,主译,2021出版(翻译中)
神经重症精要,主译,2021出版(翻译中)
教材:外科学神经外科分册,2017年3月,编委
获奖
2014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类)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名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的关键技术与机理研究
专业规范成果(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2013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
2014 The Experts Consensus for Patient Management of Neurocritical Care Unit in China(2015) 英文版
2016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6)》《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消化及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6)》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
2017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中国重型颅脑创伤早期康复管理专家共识(2017)》
2018 《抗栓药物治疗中颅内出血患者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8)》《神经外科脑脊液外引流中国专家共识(2018)》
2020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
1.颅脑创伤和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
干细胞和基因治疗
神经损伤再生和修复的机制
2.神经重症相关科学研究
神经重症患者抗生素PK/PD
二代测序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应用
3.脑积水
发病机制——影像组学、高危因素…
脑积水科研数据库
正常压力脑积水的研究
医大学生授课
每年4-8学时 《颅内压增高的诊治》《神经外科各论》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负责人
神经急重症及脑积水研究进展(连续10届)
研究生培养
培养硕士生5人:
马百涛、常建博、陈亦豪已经转博士(均发表含SCI在内的5篇以上文章)
文俊贤、银锐在读
2013-2015连续3年获“优秀临床带教奖”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