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张宇辉
浏览量:3735   转发量:52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阜外医院
  • 所属专业: 内科学
  • 邮箱 : yuhuizhangjoy@163.com
  • 工作电话 : 010-88398170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张宇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FESC,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心衰重症监护病房(HFCU)主任。

      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心肌病的精准治疗和不同病因心力衰竭的规范诊疗,以及肿瘤性心脏病、心脏淀粉样变、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治。临床业务精熟,对心脏危急重症的抢救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疑难心肌病的诊治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成功救治了许多疑难及危重症患者。不断拓展和加深对各类心肌病的认识,努力探索全方位诊疗新模式,开展了各种有创和无创诊治方法在心肌病和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如有创和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心内膜心肌活检、无创器械通气、睡眠监测、超滤和血液滤过、心室辅助装置等。2014年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心力衰竭和心脏移植中心肿瘤心血管病专业学习,回国后在阜外医院建立了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并率先于2016年12月设立了北京市第一个肿瘤心脏病门诊和住院单元,带领团队致力于肿瘤心脏病学的教育、培训和推广工作,有效推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

      科研方面,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各一项,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课题子课题的负责人。独立负责或作为课题具体执行专家负责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协作课题,中国心衰注册研究,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国家心力衰竭质控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Circulation、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等国际顶级心血管专业领域杂志和相关专业杂志发表近80篇心衰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SCI论著。

      担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总干事;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与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和中国心力衰竭质控项目秘书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担任JACC: CardioOncology国际编委、Cardiac Failure Review国际编委、Cardiology Discovery编委、《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部主任和副主编。荣获2019年“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荣誉称号,2023年“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2023年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心力衰竭,心肌病,肿瘤心脏病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阜外医院心力衰竭重症监护病房(HFCU)成立于2002年9月,这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个心力衰竭(心衰)专业重症监护病房。它的成立就是应对心衰这个世纪心血管病难题,核心工作内容是解决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和疑难危重心脏病的问题。其组织构架经历了几个阶段,2002年9月成立,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扩建为心衰诊治中心—心衰重症监护病房(HFCU),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扩建为急重症中心,包括HFCU、晚期心衰病房、急诊科、ICU和重症后恢复病房。2012年3月重组成立心衰中心,包括HFCU和晚期心衰(移植)病房。是阜外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是国内第一个在心衰领域集预防、诊断、治疗和研究为一体的医学中心,是目前国内在不同病因心衰和心肌病诊治方面水平最高的中心,是阜外医院最大的内科重症监护病区。现任中心主任张宇辉教授,兼任HFCU主任。病房/中心成立17年以来,在心衰相关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业绩。目前病房开放床位35张,是阜外医院最大的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每年诊治800多例各种病因导致的危重心衰和各种类型的疑难心肌病、心肌炎和各种晚期瓣膜病等,挽救了无数心衰和心肌病患者的生命。

      临床工作方面,中心/病房长期致力于心衰及其病因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各种类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特别是对心肌淀粉样变、心肌糖原累积病、线粒体病心脏受累等少见心肌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高血压、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冠心病及瓣膜性心脏病等病因引起的疑难心衰的诊治,对心衰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重症救治,形成了独特有效的综合救治经验。中心/病房重视对心衰基础病因以及心肌病临床表型的精准识别,结合心脏生物标志物、心脏影像学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以及基因检测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心衰病因和心肌病类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中心/病房重视多学科协作进行疑难心衰患者的诊治及危重心衰患者的抢救,常规开展了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检查对危重心衰患者行血流动力学评估和监测,常规检测心衰患者合并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国内率先应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抢救急性缺血性心衰、率先开展急性心衰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率先规范应用床旁血滤或超滤对急性心衰患者进行减容治疗,及首次多学科协作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Impala等心脏循环辅助装置救治危重心衰患者。

      科研工作方面,中心/病房参与或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部委项目和课题,I-IV期、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药物临床试验,参与和主持了国际多中心的新药临床研究工作,获得了国际上的高度赞扬。出色地完成了国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China-HF),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心衰患者数据平台,完成并发表了亚洲最大规模的诊断心衰新型蛋白标记物的研究和正常值测定,填补了空白。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慢性心力衰竭长期管理研究及评价和质控体系的建立。牵头撰写了《急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2019)》、《2014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2017》、《静脉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临床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建议》及《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建议》等指南、共识及专家建议,先后主编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心血管病临床用药》、《心力衰竭》和《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理论精要与典型病例》《心血管病进展2017》《心血管病进展2018》共5部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心力衰竭——新药与治疗策略》,在国内心血管病著作中有重要影响。中心近5年来在JACC、Circulation、EHJ、EJHF、NATURE COMMUNICATION、JCF、AJC等国际著名杂志,以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等国内外心血管病专业杂志上发科学论著百余篇。

      2015年由张健教授倡导,中国医师协会的指导和支持,创立了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CHFA);创办了国内外知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心衰领域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成立了中国最权威的心衰领域专业学术平台——心衰网,中国最大的患者教育平台——心随访,中国最大的心衰领域医师教育平台——心力衰竭国际学院(IAHF),每年在全国20多个城市开展巡讲活动;倡议创立的“全国心力衰竭日”主题活动(每年11月26日),是为普及心衰和心肌病的社会认知和关注的重要公益活动;创办了中国第一份心衰领域专业学术期刊——《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从2017年9月创刊以来,至2019年12月,已经出版发行了3卷10期,年发行量1.2万册。2018年3月在国家卫计委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指导和安排下,开始了建立国家心衰医联体的项目工作,负责组建全国心衰医联体和心衰专病中心和专病医联体;同时,承担和负责国家心力衰竭质量控制的工作。为了培养和带动一批基层团队,中心还定期组织举办心衰骨干培训班、精英培训班,招收心衰、心肌病专科进修医师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心衰、心肌病专业临床医师继续教育项目,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心衰规范化诊治水平,改善我国心衰整体防控局面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心衰重症监护病房(HFCU)将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秀的服务质量为我国广大心衰、心肌病和危重疑难心血管病患者服务。希望能够和全国同行,以及患者和家属携起手来,共同对抗这组 危害我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让我们在活的更长、活的更好、活的更有意义的路上并肩同行。


项目情况

主持/参与临床试验

1. VICTORIA:一项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受试者中评估口服sGC刺激剂Vericigua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平行组、安慰剂对照、双盲、事件驱动、多中心关键性III期临床结局试验--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受试者中进行的Vericiguat全球研究(VICTORIA)(分中心PI)

2. GALACTIC-HF: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评估Omecamtiv Mecarbil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中心PI)

3. EMPEROR-Reduced:一项评价恩格列净10 mg每日一次在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治疗中相较于安慰剂有效性与安全性的III期、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分中心PI)

4. EMPEROR-preserved:一项评价恩格列净10mg每日一次在射血分数保留性慢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治疗中相较于安慰剂有效性与安全性的III期、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分中心PI)

5. 评价不同剂量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人群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疗效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期研究(共同PI)

6. 间歇性使用左西孟旦(悦文)治疗进展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同PI)

7. Istaroxime 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分中心PI)

8. 一项评价急性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serelaxin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分中心PI)

9.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观察海泽麦布(HS-25)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II期临床试验及开放长期安全性观察研究(分中心PI)

在研课题

1.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心脏手术治疗后心衰患者评估策略制定及长期管理方法研究 (分课题PI)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项目:运动诱导循环血外泌体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PI)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主动脉瘤猪模型创制及其相关应用研究,(分课题PI)

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 心脏淀粉样变精准诊疗体系建立(PI)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阜外医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博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临床试验

1. VICTORIA:一项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受试者中评估口服sGC刺激剂Vericigua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平行组、安慰剂对照、双盲、事件驱动、多中心关键性III期临床结局试验--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受试者中进行的Vericiguat全球研究(VICTORIA)(分中心PI)

2. GALACTIC-HF: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评估Omecamtiv Mecarbil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中心PI)

3. EMPEROR-Reduced:一项评价恩格列净10 mg每日一次在射血分数降低性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治疗中相较于安慰剂有效性与安全性的III期、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分中心PI)

4. EMPEROR-preserved:一项评价恩格列净10mg每日一次在射血分数保留性慢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治疗中相较于安慰剂有效性与安全性的III期、随机化、双盲临床试验(分中心PI)

5. 评价不同剂量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人群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初步疗效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期研究(共同PI)

6. 间歇性使用左西孟旦(悦文)治疗进展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同PI)

7. Istaroxime 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分中心PI)

8. 一项评价急性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serelaxin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分中心PI)

9.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观察海泽麦布(HS-25)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II期临床试验及开放长期安全性观察研究(分中心PI)

在研课题

1.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心脏手术治疗后心衰患者评估策略制定及长期管理方法研究 (分课题PI)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项目:运动诱导循环血外泌体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PI)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主动脉瘤猪模型创制及其相关应用研究,(分课题PI)

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 心脏淀粉样变精准诊疗体系建立(PI)


研究成果

1.     Ponnusamy M, Liu F, Zhang YH, Li RB, Zhai M, Liu F, Zhou LY, Liu CY, Yan KW, Dong YH, Wang M, Qian LL, Shan C, Xu S, Wang Q, Zhang YH, Li PF, Zhang J, Wang K. Long Noncoding RNA CPR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Regulator) Regulates Cardiomyocyte Proliferation and Cardiac Repair. Circulation. 2019 Jun 4;139(23):2668-2684. (共同第一作者)

2.     Gao XQ, Zhang YH, Liu F, Ponnusamy M, Zhao XM, Zhou LY, Zhai M, Liu CY, Li XM, Wang M, Shan C, Shan PP, Wang Y, Dong YH, Qian LL, Yu T, Ju J, Wang T, Wang K, Chen XZ, Wang YH, Zhang J, Li PF, Wang K. The piRNA CHAPIR regulates cardiac hypertrophy by controlling METTL3-dependent N6-methyladenosine methylation of Parp10 mRNA. Nat Cell Biol. 2020 Nov;22(11):1319-1331. (共同第一作者)

3.     Zhang Y, Coats AJS, Zheng Z, Adamo M, Ambrosio G, Anker SD, Butler J, Xu D, Mao J, Khan MS, Bai L, Mebazaa A, Ponikowski P, Tang Q, Ruschitzka F, Seferovic P, Tschöpe C, Zhang S, Gao C, Zhou S, Senni M, Zhang J, Metra M.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OVID-19: a joint position paper of the Chines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 National Heart Failure Committee and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 J Heart Fail. 2020 Jun;22(6):941-956.(第一作者)

4.     Carubelli V, Zhang Y, Metra M, Lombardi C, Felker GM, Filippatos G, O'Connor CM, Teerlink JR, Simmons P, Segal R, Malfatto G, La Rovere MT, Li D, Han X, Yuan Z, Yao Y, Li B, Lau LF, Bianchi G, Zhang J; Istaroxime ADHF Trial Group. Treatment with 24 hour istaroxime infusion in patients hospitalised for acute heart failure: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Eur J Heart Fail. 2020 Sep;22(9):1684-1693.(共同第一作者)

5.     LLiu CY, Zhang YH, Li RB, Zhou LY, An T, Zhang RC, Zhai M, Huang Y, Yan KW, Dong YH, Ponnusamy M, Shan C, Xu S, Wang Q, Zhang YH, Zhang J, Wang K. LncRNA CAIF inhibits autophagy and attenuates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blocking p53-mediated myocardin transcription. Nat Commun. 2018 Jan 2;9(1):29.(共同第一作者)

6.     Wang K, Zhou LY, Liu F, Lin L, Ju J, Tian PC, Liu CY, Li XM, Chen XZ, Wang T, Wang F, Wang SC, Zhang J, Zhang YH,Tian JW, Wang K. et al. PIWI-Interacting RNA HAAPIR Regulates Cardiomyocyte Death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Promoting NAT10-Mediated ac4 C Acetylation of Tfec mRNA. Adv Sci (Weinh). 2022;9(8):e2106058. (共同通讯作者)

7.     Gao XQ, Liu CY, Zhang YH, Wang YH, Zhou LY, Li XM, Wang K, Chen XZ, Wang T, Ju J, Wang F, Wang SC, Wang Y, Chen ZY, Wang K. The circRNA CNEACR regulates necroptosis of cardiomyocytes through Foxa2 suppression. Cell Death Differ. 2022 Mar;29(3):527-539. (共同第一作者)

8.     Zhou LY, Zhai M, Huang Y, Xu S, An T, Wang YH, Zhang RC, Liu CY, Dong YH, Wang M, Qian LL, Ponnusamy M, Zhang YH,Zhang J, Wang K. The circular RNA ACR attenuates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suppressing autophagy via modulation of the Pink1/ FAM65B pathway. Cell Death Differ. 2019 Jul;26(7):1299-1315. (共同通讯作者)


学生信息
学术型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