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王成元
浏览量:1145   转发量:6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中日友好医院
  • 所属专业: 外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邮箱 : zryhyyent@126.com
  • 工作电话 : 010-84205362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耳鼻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是我国面部美容与整形重建领域著名专家。开创多种面部美容整形技术,在面神经修复(多神经重建等)与面瘫重建(血管神经化带状肌移植等)领域是国内领军人物。

    任世界重建显微外科学会(WSRM)会员、国际超级显微外科学会(ICSM)会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显微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耳鼻喉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装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委员等。

    学习经历:2000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2012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员;2015年在美国安德森肿瘤医院研究员;20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

 专业擅长:

一、面颈整形手术( 1.面神经损伤修复与面瘫微笑重建;2.面颈部畸形缺损整复3.面颈部软组织肿瘤治疗4.器官移植再造包括耳畸形再造,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生殖器再造、变性手术等 )

二、面颈美容手术(1. 面部提升除皱术。包括内镜或开放入路SMAS筋膜下、高SMAS筋膜等技术2. 鼻综合整形术。3. 面部脂肪填充术5. 面部年轻化包括眼整形、美容注射填充等6. 提眉及丰颏术)

    临床研究方向为 1.面瘫及面神经修复手术的改进和创新;2.内镜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3.面部综合提升手术改进;4.游离血管化组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

    科研成果:1. 2014年,承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择优资助课题;2. 2015年,承担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英才资助项目:显微血管化组织瓣移植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3. 2016年,承担中日医院院内课题资助:自体组织移植换脸手术科技英才资助项目;4. 2018年,承担北京科委“首都特色”课题面上项目:双神经肌肉移植晚期面瘫动力重建手术的设计和改进

    发表论文情况: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Clinical Anatomy》、《IJCEM》、《Laryngoscope》等杂志发表8篇SCI论文。

教学情况:承担大学医学部临床教学任务;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任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

表彰奖励情况:获2013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奖三等奖:头颈器官缺损的显微血管化组织瓣修复重建;获2014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奖一等奖:自体组织瓣移植换脸手术;获2015年中日医院青年学术竞赛一等奖:头颈器官的显微外科修复重建手术;2018年获第三届辛育龄青年奖。2019 年被中国医师协会评为“十大医学创新专家”。

    好大夫网页专家网页地址:otolary.haodf.com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面神经修复与面瘫重建,面部整形美容,再生医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科室发展历程中日医院整形外科创建于1984年,是国家公立三甲医院建院即已成立的重要科室,也是国内较早的整形美容外科科室。现历经30余年的发展和历任专家的辛勤努力,医疗、教学、科研多方面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声誉,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大批优秀的高级专业人员。

科室人员构成整形外科共有18名医师,其中医学博士11人,硕士3人,科室主任为王成元,科室主任医师职称3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2人。科室是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拥有总会常务理事1名,分会副会长3名。

门诊、病房设置科室开设面部骨骼整形修复、乳房整形与再造、妇科美容整形、激光美容整形等专病门诊。住院病床共12张。设有整形外科手术室3间,激光治疗室2间。

诊疗设备介绍科室拥有世界先进的Olympus内窥镜治疗设备及NSK动力系统;激光治疗室配有以色列飞顿公司激光治疗仪器五台,包括飞顿二号激光光子工作站二台,辉煌360像素激光一台,半导体冰点脱毛仪一台,深蓝射频一台,美国赛诺龙公司Candela调Q755nm激光一台,逸美公司水光仪一台,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一台。

科室诊疗特色目前科室临床治疗范围涵盖了整形再造外科和整形美容外科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各种先天畸形、创伤后畸形修复,美容外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在眼睑整形、鼻整形、乳房整形、颧弓下颌角整形、各种注射美容如肉毒素瘦脸、除皱、玻尿酸注射、埋线提升、水光针等方面;科室激光美容中心,引进世界先进的以色列激光仪器,治疗包括光子嫩肤美白、射频紧肤、各种色素性疾病、青春痘、祛疤、不良纹饰、全身冰点脱毛等。

现有专病门诊面部骨骼整形修复门诊、乳房整形与再造专病门诊、妇科美容整形门诊、激光美容整形专病门诊、唇腭裂门诊

科室科研成果本科室曾承担国自然、“863”、“973”、“十三五”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与日本东京大学、美国UT西南医学中心(达拉斯),德国哥廷根大学有密切合作关系。

科室教学情况科室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整形外科研究生培养点,卫生部整形美容外科进修生培训基地,注射美容技术培训基地,进修生遍布全国各地。

其他重要事项:整形外科全体同仁秉承“治愈病痛,关爱心灵,创造美丽”之理念,始终将人文关怀贯彻至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本科室将用科学严谨、与国际同步的一流技术及高层次多样化的审美,为患者和求美者提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王成元(团队负责人


1. 建立面神经修复重建治疗体系、制定行业专家共识。面神经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生理心理双重打击的特点。面神经修复重建的技术复杂且手术难度高,被誉为整形重建显微外科技术中的金字塔尖。本团队自2009年开展面神经修复重建工作,在国内首先开展面神经移植、面神经桥接、面神经减压等工作,2013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长期面神经损伤的动力重建和面瘫联动手术治疗,填补国内空白。2017年建立中日友好医院面神经损伤诊断、手术适应症、技术操作流程、并发症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完整治疗体系。首创了多项中日友好医院新技术:①多神经移植面神经重建技术、②血管神经化颈部肌肉移植长期动力重建技术、③双神经背阔肌移植面瘫重建、④面瘫后遗症肉毒素治疗、⑤先天性面瘫微笑重建新技术。现本团队年诊治面神经损伤患者千余例,年完成高难度神经肌瓣移植面瘫修复手术200余例,目前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面神经修复中心。依托面神经修复重建临床工作,现承担面神经相关省部级课题两项,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两名,参编面神经修复书籍3部,参编面神经专家共识1项,本人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如2020年中国医师报“十大医学家-推动行业前行力量”

2. 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移植(ADSC)治疗退行性病变。吸脂术是整形外科最用的美容整形技术,在抽取的脂肪组织悬液中含有约30%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的诱因下可以向脂肪细胞、神经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等分化,国际命名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应用ADSC治疗退行性疾病,修复神经损伤是整形外科再生医学领域研究热点。本团与日本杏林大学整形外科多久屿教授进行合作,开展ADSC治疗临床研究工作。目前开展两项ADSC临床治疗:①ADSC治疗面部萎缩。面部萎缩是整形外科常见疾病,常会累及到面部皮肤、毛囊、皮下组织等,表现为脸不对侧,容貌狰狞。采用ADSC技术利用患者自体脂肪破碎纯化进行注射,有效缓解面部萎缩,改善外形,具有生物安全性,应用前景广阔。②ADSC治疗面神经损伤。ADSC有分化成为雪旺氏细胞的潜能,在面神经损伤和神经重建术中应用能促进神经修复和功能恢复。本团队和日本杏林大学合作开展临床临床疗效评估,该研究应用前景广阔。

3. 乳腺癌术后整复重建。乳腺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乳房缺失对女性生理和心理双重打击。针对乳房缺失患者,在肿瘤安全前的提下,本团队根据患者需求开展了①腹壁下动脉穿支脂肪瓣移植、②背阔肌瓣转位、③假体植入乳房整形三项技术,治愈疾病、关爱心灵是整形外科宗旨和治疗理念。

 

胡晓根(团队成员),擅长面部综合年轻化,眼睛美容整形、鼻部美容整形,面部轮廓整形、乳房美容整形,会阴整形、体型雕塑等。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委员,中国美容整形医师协会美容与再生分会理事,中国美容整形医师协会内窥镜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分会青年委员等;近五年发表相关专业文章约10篇左右,并有文章在本专业有影响力的期刊发表;也参与承担国家级课题项目2项等

任冲(团队成员)擅长面瘫后遗症--眼周的功能外形重建,自2005年开始上睑下垂矫正研究工作,在国内最早开展上睑下垂限制韧带松解术,2014年以后总结国内外的治疗经验,逐步建立中日友好医院上睑下垂矫正技术标准操作流程。2021年国内率先采用內眦成形术提高治疗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的手术效果;利用成熟的美容整形技术修复眼周的面瘫后遗症,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功能外形的同时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参编整形外科书籍2部。

舒峻(团队成员)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实验平台免疫学技术谱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细胞免疫调节和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任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等。

陈剑(团队成员)从事头颈外科及整形修复工作10余年,协助王成元主任开展面神经修复重建治疗工作,充分掌握了面瘫分型、分期的不同特点,以及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方案的设计。掌握了基本的显微外科技术,具有一定的显微外科素养,能够胜任复杂面瘫重建术中的协同手术操作。同时在结合国内外瘢痕防治的最新技术及理念,形成了一套符合中日医院临床工作实际需求的瘢痕防治方案体系,这一瘢痕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为面瘫患者在恢复功能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手术后创面愈合体验。

孙诚(团队成员)从事面瘫整形修复,综合鼻部整形,眼部整形,面部年轻化微整形治疗,体表肿物、瘢痕根治性切除与修复,微创腋臭治疗等。发表文章:自体肋软骨移植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效果,孙诚、路会等,《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8年2期等。

吉恺(团队成员)进行软组织重建相关的材料学科研工作: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所做的有关形态记忆  

性透明质酸凝胶用于软组织重建的工作,于2017年在《Tissue Eng Part A》发表共同第一作者论著一篇(JCR分区Q1区,影响因子3.485));着眼于肿瘤术后的个性化修复重建方法:2018年以第一发明人获批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个性化制备人工乳房代用品的生物材料及其方法;2019年本人STEM值总分排名位居全院第34名。


项目情况

    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采用神经移植、血管神经化肌肉移植、组织瓣移植等先进技术,进行面神经损伤后修复、面部整形重建以及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精准化手术重建。

    本团队是我国耳鼻喉头颈外科领,从事面部整形重建修复影响力最大,手术量最多的外科团队。年进行面神经修复以及面部整形重建手术量400多例。

    已经完成课题:2013年,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部级)留学人员择优资助课题:毛细胞再生中 Notch1 信号的调控机制。2014年,承担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英才资助项目:血管化组织瓣移植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2015年,承担中日友好医院院内课题:自体组织移植换脸手术。

    目前承担(2018-2021年),承北京科委“首都特色”课题面上项目:双神经肌肉移植晚期面瘫动力重建手术的设计和改进。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承担课题:

1. 2014年,承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择优资助课题;

2. 2015年,承担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英才资助项目:显微血管化组织瓣移植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

3. 2016年,承担中日医院院内课题资助:自体组织移植换脸手术科技英才资助项目;

4. 2016年,承担科技部专项:新型颌面软硬组织修复材料临床研究(编号:2016YFC1102805)子课题

5. 2018年,承担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双神经肌瓣移植手术在面瘫动力重建中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Z181100001718176)。

6.科技部重大专项新型颌面软硬组织修复材料临床研究(编号:2016YFC1102805)子课题项目



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1. Wang C, Kundaria S, Fernandez‐Miranda J,et al. A description of arterial variants in the transoral approach to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J].Clinical Anatomy.2014, 27(7): 1016-1022.

2. Wang C , Wang Q , Wang Z , et al. Lateral tarsal artery flap: An option for hypopharyngeal reconstruc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s after surg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5, 8(4):4855-4861.

3. Wang C , Sturgis E M , Chen X , et al. Pre-miRNA variants as predictors of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f the nonoropharynx[J].Oncotarget.2014, 7(18).

4. Wang C , Sturgis E M , Chen X , et al. A functional variant at miRNA-122 binding site in IL-1a 3' UTR predicts risk of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oropharyngeal cancer[J].Oncotarget.2016, 7(23).

5. Wang C, Kundaria S, Fernandez‐Miranda J, et al. A description of the anatomy of the glossopharyngeal nerve as encountered in transoral surgery[J]. The Laryngoscope.2016, 126(9): 2010-2015.

6. Wang C, Chen J,Li J. Combination of masseter nerve with the temporal segment of facial nerve Trans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oustic neuroma[J].Chin J Otorhinolaryngol Skull Base Surg.2020,26(1):24-27

7. Chen X, Sturgis E M, Wang C, et al. Significance of microRNA-related variants in susceptibility to recurrence of oropharyngeal cancer patients after definitive radiotherapy[J].Oncotarget.2016,7(23): 35015.


获奖情况

2013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奖三等奖:头颈器官缺损的显微血管化组织瓣修复重建;

2014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奖一等奖:自体组织瓣移植换脸手术;

2015年中日医院青年学术竞赛一等奖:头颈器官的显微外科修复重建手术;

2018年获第三届辛育龄青年奖;

2019 年中国医师协会评为“十大医学创新专家-推动行业前行力量奖”。


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

科室发展历程:

中日医院整形外科创建于1984年,是国家公立三甲医院建院即已成立的重要科室,也是国内较早的整形美容外科科室。现历经30余年的发展和历任专家的辛勤努力,医疗、教学、科研多方面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声誉,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大批优秀的高级专业人员。

科室人员构成:

整形外科共有18名医师,其中医学博士11人,硕士3人,科室主任为王成元,科室主任医师职称3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2人。科室是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拥有总会常务理事1名,分会副会长3名。

门诊、病房设置:

科室开设面部骨骼整形修复、乳房整形与再造、妇科美容整形、激光美容整形等专病门诊。住院病床共12张。设有整形外科手术室3间,激光治疗室2间。

诊疗设备介绍:

科室拥有世界先进的Olympus内窥镜治疗设备及NSK动力系统;激光治疗室配有以色列飞顿公司激光治疗仪器五台,包括飞顿二号激光光子工作站二台,辉煌360像素激光一台,半导体冰点脱毛仪一台,深蓝射频一台,美国赛诺龙公司Candela调Q755nm激光一台,逸美公司水光仪一台,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一台。

科室诊疗特色:

目前科室临床治疗范围涵盖了整形再造外科和整形美容外科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各种先天畸形、创伤后畸形修复,美容外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在眼睑整形、鼻整形、乳房整形、颧弓下颌角整形、各种注射美容如肉毒素瘦脸、除皱、玻尿酸注射、埋线提升、水光针等方面;科室激光美容中心,引进世界先进的以色列激光仪器,治疗包括光子嫩肤美白、射频紧肤、各种色素性疾病、青春痘、祛疤、不良纹饰、全身冰点脱毛等。

现有专病门诊:

面部骨骼整形修复门诊、乳房整形与再造专病门诊、妇科美容整形门诊、激光美容整形专病门诊、唇腭裂门诊

科室科研成果:

本科室曾承担国自然、“863”、“973”、“十三五”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与日本东京大学、美国UT西南医学中心(达拉斯),德国哥廷根大学有密切合作关系。

科室教学情况:

科室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整形外科研究生培养点,卫生部整形美容外科进修生培训基地,注射美容技术培训基地,进修生遍布全国各地。

其他重要事项:

整形外科全体同仁秉承“治愈病痛,关爱心灵,创造美丽”之理念,始终将人文关怀贯彻至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本科室将用科学严谨、与国际同步的一流技术及高层次多样化的审美,为患者和求美者提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院内位置:

科室门诊位于M栋5层

住院病房位于M栋6层

科室电话:

门诊:010-84206071

病房:010-84205216

护士站:010-84205216


分享到: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