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陈宏达
浏览量:4559   转发量:58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研究员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北京协和医院
  • 所属专业: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邮箱 :
  • 工作电话 : -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陈宏达,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协和)预防与早期干预平台主任。2005~201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七年长学制专业,获预防医学学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2013~2016年就读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获肿瘤流行病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开展博士后研究;2016年8月至2022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2022年3月起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院校创新工程项目2项、基本科研业务费2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重大专项2项。2019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并为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团队核心成员。在Gut、Clin Cancer Res、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Am J Gastroenterol等国内外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H-index 24。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医药卫生青年科技论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组二等奖、2019年度十佳中国消化道临床研究、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优秀论文等科研奖励。担任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肿瘤筛查和预防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消化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标准化与评价分会理事等职务。担任Fundamental Research、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eGastroenterology等期刊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兴趣:基于人群和临床的癌症预防和筛查适宜技术和策略;基于多组学数据的癌症筛查与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开发与验证;肠道微生态在肿瘤预防和干预中的作用;健康医疗大数据挖掘与利用。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癌症筛查和早诊新技术新方案研究,肿瘤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课题组与国内知名的专家团队开展深入合作,建立了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等专业的跨学科协作团队,共同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在疾病的防治新技术新方案领域开展重点攻关。

主要合作导师: 代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流行病学教研室);吴东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消化内科

幻灯片1幻灯片2




项目情况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 结直肠癌筛查随机对照试验

       中国人群新型结直肠癌筛查方案比较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Target-C研究)是课题组主持的一项全国多中心结直肠癌筛查研究,也是我国首个比较三种筛查方案(结肠镜 vs. 免疫粪隐血检测法 vs.个体化风险评估)的人群筛查效果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此项目自 2018年 5月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2万例受试者的基线筛查和两轮随访筛查工作,并建立了大型生物样本库和信息平台。基于这一项目,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7 篇,英文SCI论文 20 余篇,累计IF为 70 分以上,其中IF≥10分的文章三篇,分别发表于国际胃肠道领域权威杂志 Gut(IF=31.793)、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IF=13.576)和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2.045)。


2、开滦队列研究

      该项目自 2006年 5月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13.8万例受试者的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工作。经过10年随访调查,目前已累计收集新发恶性肿瘤6000余例,且后续随访在持续进行中。基于这一项目,课题组系统探讨了空腹血糖、血脂、体质指数、C-反应蛋白、代谢综合征等指标与常见癌症(包括肺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之间的因果关联,并完成了多个常见癌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目前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20余篇,英文SCI论文10余篇,累计IF为 50分左右,其中IF≥5分的文章5篇,分别发表于国际肿瘤领域权威杂志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IF=9.035) 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IF: 7.316)。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北京协和医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代表性省部级以上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肠道菌群介导的炎性膳食代谢途径与结直肠肿瘤风险的关联和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2) 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结直肠癌多基因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分级筛查研究,项目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直肠癌筛查与早期诊断血清自身抗体标志物筛选、验证及预测模型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环境因素和遗传特征的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和个体化筛查研究,项目负责人
(5)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地区人群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和个体化筛查研究,项目负责人
(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消化道癌筛查的前瞻性多中心人群随机对照研究,项目骨干
(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影响失代偿乙肝肝硬化患者硬终点事件发生的因素及早期预测模型研究,项目骨干


研究成果

幻灯片1

幻灯片2

幻灯片3

幻灯片4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