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王常珺
浏览量:2100   转发量:15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主任医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学位:博士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北京协和医院
  • 所属专业: 外科学
  • 邮箱 : wcj_sumy@126.com
  • 工作电话 : 010-69158721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常珺,男,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乳腺外科教学秘书

200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获医学博士
2012年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Prince Of Wales Hospital)接受香港外科医学院及英国皇家爱丁堡外科学院(HKICBSC)培训;
2013年入选北京协和医院“百人计划”;

2013年兼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教学秘书,负责本科生及研究生外科理论及手术技能教学工作。

2015-2016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至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乳腺肿瘤中心及UCSF Helen Diller综合癌症中心进修乳腺癌诊治临床技能;

2018年任乳腺外科教学秘书

2019年度赴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Healthcare)交流学习,多次赴国外知名肿瘤中心交流协作。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乳腺外科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报考意向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学术学位博士
学术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硕士
临床专业学位博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学术任职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第四届理事会专家、理事

北京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分委会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卫生信息技术协会青年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合作智库”成员

北京协和医院病历内涵质控专家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杂志审稿专家

《Scientific Report》杂志审稿专家

《Medical Science Monitor》杂志审稿专家

《Pathology – Research and Practice》杂志审稿专家

《协和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学术论著(一作)

1.       Wang, C., et al., T1a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has the worst prognosis among all the small tumor (<1cm) of TNBC and HER2-rich subtypes. Gland Surg, 2021. 10(3): p. 943-952.

2.       Wang, C., et al., NovelParadigm for Treating 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J Invest Surg, 2021.34(7): p. 816-817.

3.       Zhou, Y., et al., Serialcirculating tumor DNA identific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21.

4.       Wang, C.J., et al.,Platinum-Bas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With BRCA Mutations:A Meta-Analysis. Front Oncol, 2020. 10: p. 592998.

5.       Wang, C., et al., The impact ofpre-existed and SERM-induc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n breast cancersurvival: a meta-analysis. J Cancer, 2020. 11(15): p. 4597-4604.

6.       Wang, C., et al., Pyrotinibwith trastuzumab and aromatase inhibitors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HER2positive and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 metastatic or locally advanced breastcancer: study protocol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Cancer, 2020.20(1): p. 653.

7.       Wang, C., et al., Validation ofCTS5 model in large-scale breast cancer population and the impact of menopausaland HER2 status on its prognostic value. Sci Rep, 2020. 10(1): p. 4660.

8.       Wang, C., et al., Would 1.0 cmbe a more suitable cutoff to subdivide pT1 tumors in hormone receptor-negativeand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Cancer Med, 2018. 7(11): p. 5420-5430.

9.       Wang, C., et al., PrognosticValue of PD-L1 in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Breast J, 2017.

10.    Wang, C., et al., Breast CancerScreening in Denmark. Ann Intern Med, 2017. 167(7): p. 522.

11.    Zhou, Y., et al., DiagnosticAccuracy of PIK3CA Mutation Detection by Circulating Free DNA in Breast Cancer:A Meta-Analysis of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 PLoS One, 2016. 11(6): p.e0158143.

12.    Wang, C., et al., Prognosticvalue of androgen receptor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Oncotarget, 2016. 7(29): p. 46482-46491.

13.    Lin, Y., et al., Striking lifeevents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in women: ameta-analysis study.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13. 32(1): p. 53.

14.     王常珺,林 燕,周易冬等.教师年资和学生类别对乳腺外科教学绩效量化评估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已接收

15.     王常珺,林 燕,周易冬等.多教学模式联合教学及师资经验对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培训效果的量化评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已接收

16.    王常珺, et al., 乳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两例 %J 协和医学杂志. 2018. 9(04): p. 364-366.

17.    王常珺,姚儒,周易冬,茅枫,关竞红,林燕,王学晶,张晓辉,张燕娜,沈松杰,钟颖,潘博,徐雅莉,费凯伦,孙强, 单切口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同期乳腺扩张器植入术的应用分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7. 11(2): p. 92-96.

18.    王常珺, et al., 瘦素受体在早期乳腺癌中的预后判定价值.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12): p. 1658-1663.

19.    王常珺, et al., 上肢淋巴逆向示踪技术的研究进展. 2013(2): p. 176-178.

20.    王常珺, et al.,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人Flk-1~+CD31~-CD34~-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增殖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8(09): p. 930-935.


科研课题

主持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2019014)

主持2014年小规模特色办学经费资助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项目(X103880)

参与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方案的比较与评价”(2006BAI02A09)

参与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重大项目“乳腺癌筛查的技术方案和诊断规范化流程的建立”(D090507043409009)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外周血特异性miRNA评估乳腺癌患者个体化预后”的研究


书籍编写及专利

国家级教材《普通外科学》第三版

《乳腺肿瘤学》第二版

《梅奥拯救乳房全书 : 乳腺癌抗癌权威指南》

《协和医生答疑丛书—— 乳腺疾病145个怎么办》

“一种乳腺癌康复检测装置”(ZL 2019 2 2130072.9)发明人,排名第一

“一种乳房固定装置”(ZL 2020 2 0037410.4) 发明人:排名第一

“乳腺癌术前腋下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深度测量装置” (ZL2020 2 0242348.2) 发明人:排名第一

“一种乳腺检查装置” (ZL 2020 20667100.0) 发明人:排名第一

“一种用于乳腺手术的刮吸器” (ZL 2020 20658012.4) 发明人:排名第一

“一种医用乳腺托架” (ZL 2020 20657636.4) 发明人:排名第一

“一种乳腺手术拉钩装置” (ZL 020 20667098.7) 发明人:排名第一


资格认证

通过香港外科学院会员资格考试(HKICBSC membership examination)

获得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培训证书

通过BLS ACLS Provider 培训合格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4级



所获荣誉

2018-2019年度Molecular Oncology杂志“Topdownload Paper”奖

2021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冠军团队指导教师

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十佳主治医师

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治医师绩效考评第十名

2011年度 入选协和“百人计划”

2011年度 协和优秀员工

2010年度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集体荣誉奖

2010年度 北京协和医院院级优秀住院医师

2010年度 住院医师工作业绩报告会 二等奖

2007年度 北京协和医院优秀团员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